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江苏省海洋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046.2亿元,同比增长6.0%。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江苏海洋经济迈入“万亿俱乐部”,也展现了其在海洋产业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从传统优势产业到新兴领域,江苏海洋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海洋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显示出海洋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海洋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比3.2%,第二产业占比42.6%,第三产业占比54.2%。其中,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凸显了江苏在海洋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这种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为江苏海洋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2024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2281.8万载重吨、5225.7万载重吨、9825.4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18.3%、48.8%、49.9%。行业增加值达到380.8亿元,占全国的27.8%,稳居全国第一。此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同样表现突出,实现行业增加值270.6亿元,占全国的26.2%。江苏正加快推动海洋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江苏海洋经济不仅传统优势产业表现亮眼,新兴产业也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海洋电力业稳步增长,海上风力发电量达到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累计装机容量达1183.3万千瓦,行业增加值92.8亿元,同比增长7.6%。海洋旅游业成为快速增长的领域之一,沿海三市国内旅游收入2067.9亿元,同比增长11.8%,行业增加值606.8亿元,同比增长10.5%。海洋渔业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海水养殖产量102.4万吨,同比增长7.6%,行业增加值318.8亿元,同比增长5.3%。多元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筑牢了江苏海洋经济的韧性“基底”。
2024年,江苏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5亿吨,同比增长3.1%,行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达到1543.2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江苏在海洋交通运输业领域的持续投入和优化布局。港口吞吐量的稳步增长,不仅为江苏海洋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物流支撑,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江苏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2024年,全省首次实施海洋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投入7462万元保护567万亩湿地。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优于国家考核目标19.8个百分点。这些举措不仅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展现了江苏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为。
总结
2024年,江苏海洋经济迈入“万亿俱乐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从传统优势产业到新兴领域,从海洋船舶工业到海洋电力业,江苏海洋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江苏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积极作为,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江苏将继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