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稀土金属 资讯详情
全球稀土供应链重构下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稀土 2025-04-21 08:36:52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稀土作为战略性资源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受地缘政治影响,主要产出国的出口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而中国凭借其在冶炼分离和磁材生产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成为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增长进一步推高对关键金属的需求,使得稀土、锂、镍等资源的战略意义与市场博弈同步升温。

  一、稀土:贸易冲突下的供应链重塑与中国核心地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美国本土稀土企业因贸易摩擦导致向中国出口精矿业务停滞,其占营收大头的中国市场短期难以替代。尽管海外试图构建本土产业链,但全球约90%的稀土冶炼分离及磁材产能集中在中国,短期内这一格局难被撼动。2024年中国进口稀土总量达13.3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金属矿占比显著——5.56万吨稀土金属矿几乎全部源自美国,折算氧化镨钕约4,500吨。预计2025年美国对华精矿出口将完全停滞,叠加东南亚供应链可能收紧及国内加强生产与出口管制,全球稀土供给端面临结构性调整。需求侧方面,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的到来或为市场注入新增长动能。

  二、锂:价格僵持与库存博弈持续

  当前工业级碳酸锂均价6.9万元/吨,电池级粗粒氢氧化锂同价持平。供给端受大厂检修及中小厂商减产影响,产量小幅下滑;青海盐湖企业维持高产出但贸易商接货意愿低迷。下游材料厂订单充足,头部企业依赖长单采购,散单市场议价压力凸显。尽管五一备货行为或短期提振需求,但库存累积放缓与期货交割意愿不足表明市场信心仍偏谨慎。资源自主可控的战略价值在锂领域同样突出,国内产业链韧性持续强化。

  三、镍:新能源需求分化下的价格波动

  LME镍价周涨3.7%至15,622美元/吨,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同步上行至125,600元/吨。硫酸镍产量增至3.1万吨,但三元电池装车量同比下滑11.6%,反映其在动力电池中的占比仍受挤压。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7.9%,贡献全球主要增量,但海外需求疲软导致镍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镍价或维持震荡,需关注全球贸易环境与政策导向对供需平衡的扰动。

  四、稀土及磁材:价格承压与出口不确定性

  本周氧化镨钕均价42.25万元/吨,氧化镝下跌至167万元/吨,氧化铽微涨0.69%至717.5万元/吨。供应端缅甸矿进口稳定,分离企业开工正常,但下游钕铁硼厂商面临外贸订单收缩压力,国内新增需求不足导致原料消耗放缓。价格下行压力主要源于出口受阻及市场信心疲软,行业静待贸易环境改善与终端需求回暖。

  总结

  全球稀土供应链的重构正重塑资源竞争格局,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占据战略高地。锂、镍等金属则在新能源赛道中呈现分化态势:锂价僵持反映供需弱平衡,镍需依赖国内市场对冲海外风险。贸易摩擦叠加技术迭代背景下,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的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进一步凸显。未来产业链安全、出口管制政策及新兴需求释放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核心变量,而关税战环境下的攻守转换或推动资源定价权向核心产能国倾斜。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稀土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