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我国外贸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同比增长6.9%,进口下降6%。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了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的现状、积极变化、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态势。
《2024-2029年全球与中国外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指出,2025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同比下降6%。这一数据表明,尽管面临诸多外部压力,我国外贸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进出口规模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86.1%,显示出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活跃度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其中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电子元件等出口增长显著,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进口增长较快。
一季度,我国外贸领域呈现出多方面的积极变化和新趋势。首先,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万家。其次,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与传统市场的贸易保持较强韧性,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国整体增速高7.4个百分点。此外,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外贸进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尽管我国外贸在一季度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政府的关税霸凌行为对全球贸易造成了负面影响,我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同时,我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一季度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中欧贸易也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此外,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
在农业领域,我国与东盟、欧盟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持续向好。外贸行业分析指出,一季度,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526.5亿元,增长13.8%,对东盟出口农产品379.2亿元,增长1.4%。我国从欧盟进口啤酒、猪肉分别增长25.7%、17.5%,对欧盟出口水产品、干鲜瓜果分别增长34.4%和10.8%。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农药制剂增长15.5%,农业机械增长37.2%;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禽肉进口量增加32.9%,干鲜瓜果进口量增加8.5%。
综上所述,2025年我国外贸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增长显著,进口虽有所下降,但整体外贸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外贸在经营主体活跃度、对外合作空间、区域开放布局和外贸“含新量”等方面呈现出积极变化和新趋势。尽管面临美国关税霸凌等外部挑战,我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捍卫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开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东盟、欧盟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我国外贸的重要伙伴,农业领域合作持续向好。未来,我国外贸将继续在稳定增长、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力,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