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一款能助力人类突破体能极限的外骨骼机器人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源自科幻电影的技术正加速走入现实生活,成为工业生产、医疗康复及户外运动领域的革新力量。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将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从单一制造业拓展至更广阔的民用市场,重新定义了人机协作的可能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消博会现场,观众亲身体验了FITHV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带来的力量赋能。这款仅重5公斤的设备能在30秒内完成穿戴,通过电动助力显著降低腰部负荷。当前已在养老院投入功能验证,帮助护工安全搬运行动不便的老人;同时,工厂工人在重复性负重作业中也能获得有效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傲鲨智能正加速推进产品从B端向C端市场的转型,计划将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老年人助行、快递员减负及户外登山等场景,让科技普惠更多普通用户。
技术突破是推动外骨骼机器人普及的核心动力。通过自主研发伺服电机与芯片硬件设计,傲鲨智能将产品成本压缩至消费级水平。其推出的“千元级外骨骼”售价不足同类工业产品的五分之一,工业版设备平均价格也已下探至1万元起。这种轻量化、低成本的创新路径,不仅让企业用户获得更高性价比的人机协作解决方案,更为个人消费者接触这一前沿科技提供了可能。目前公司正加紧研发更小型化的民用产品,进一步释放外骨骼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力。
展会期间,傲鲨智能展位不仅吸引了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还迎来大量寻求智能化转型的工厂及文旅机构。数据显示,当前制造业领域仍有大量场景无法完全实现机器替代,工人在精密装配、高频搬运等环节仍需人力参与。外骨骼机器人通过提供腰部承托与动作辅助,在保障作业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效率,成为“人机协同”模式的关键载体。此外,随着户外运动热潮兴起,文旅企业对助行装备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进一步拓宽了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空间。
结语:重构人类体能边界的技术蓝图
从科幻银幕到消费展台,外骨骼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生产力与生活方式。傲鲨智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技术普惠化,让曾经高成本的工业设备转变为触手可及的民用产品。未来,随着轻量化设计和材料工艺的持续突破,这类装备将在医疗康复、应急救援乃至日常出行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仅是科技企业的商业突围,更是中国智造重塑全球产业认知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