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启动,中国入境游市场迎来多重利好。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等口岸一季度外籍旅客量同比增长显著,叠加离境退税优化及个性化产品开发加速,旅行社正通过区域化布局与沉浸式体验升级,在政策红利期抢占发展机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商务部联合多部门启动的“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为入境游注入新动能。在购物消费领域,重点商圈、免税店及离境退税商店通过惠民促销和新品首发吸引国际游客;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则将退税环节前置,提升旅客现场消费意愿。数据显示,北京口岸一季度入出境外国人突破110万人次,同比增长44%,上海空港口岸外籍人员查验量达241.7万人次,增幅近50%。这些数据印证了政策对市场复苏的显著推动作用。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不仅聚焦商品消费,更通过美食、旅游与展演联动重构消费生态。例如,精品旅游线路发布、非遗工坊及民俗演艺预订量飙升300%,标志着中国正从“景点观光地”向“文化体验场”转型。各地旅行社加速布局沉浸式产品开发:既有江南赏花等特色主题游,也有新疆豪华列车、三峡邮轮等高端定制路线。此类创新契合了国际游客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从离境退税便利化到文化体验场景创新,中国入境游的复苏不仅依赖政策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的联动协作。数据显示,一季度多个口岸外籍旅客量已超疫情前水平,预示市场加速回暖趋势。未来,随着南部地区产品矩阵的完善与消费场景的持续优化,中国有望以差异化文化体验重塑全球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国际文旅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份额。
综上所述,政策红利叠加区域化、个性化产品的创新开发,正推动入境游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深化商旅文融合、强化南部地区布局,行业将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