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公司依托核心业务与战略布局的协同效应,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在制冷剂价格上行周期中把握机遇,叠加新材料产能释放带来的成本优化,报告期内经营质量显著改善。同时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及新兴赛道拓展,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为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冷剂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大增227%)。其中制冷剂业务表现尤为突出:全年销量达6.48万吨,化工新材料板块毛利率提升至26.11%,毛利额较上年增加155%。四季度单季营收33.20亿元(环比增长16%),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16.16%,显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受益于国际公约约束下配额总量缩减,R22/R125等制冷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8142元/吨和11717元/吨。外贸市场价格较年初提升幅度达1.7万2.3万元/吨,内外贸价差逐步收窄预示全球市场整合加速。2025年配额政策落地后,三代制冷剂供需紧平衡态势将持续强化行业壁垒,公司凭借完整产业链布局有望在价格共振中实现超额收益。
通过与头部企业合资成立广东深凛智冷科技,公司整合全氟聚醚冷却液、铝冷板等核心材料生产能力,形成浸没式及冷板式液冷解决方案的完整供应能力。该领域技术储备覆盖从基础材料到系统集成全流程,尤其在AI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散热需求爆发背景下,预计将成为未来三年重要业绩增量。
与智元机器人等合作设立光谷东智公司,并获得7000万元首批订单,标志着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实现商业化突破。依托电极箔材料技术优势延伸至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将形成"关键材料核心组件整机产品"的垂直生态体系,打开智能制造领域长期增长通道。
乌兰察布生产基地2000万平方米产能投产后,已与超150家客户建立合作,送样规格突破480种。该新型电极箔较传统产品性能提升40%,在新能源并网、AI服务器电源管理等场景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绑定上游铝粉供应及下游电容器制造,公司构建起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总结:2024年是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在制冷剂行业周期红利与新材料产能释放的双重驱动下,盈利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未来随着液冷散热解决方案规模化落地、人形机器人产品线量产以及积层箔技术迭代带来的市场渗透率提升,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AI算力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结构性增长机遇。尽管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迭代风险,其全产业链布局与核心技术壁垒仍为其在长周期中保持领先优势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