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元器件 资讯详情
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产业链迎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
 半导体 2025-04-13 12:45: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A股及港股半导体板块近日迎来显著上涨。上海贝岭、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领涨,盛景微、沃顿科技等十余只个股封涨停板,港股华虹半导体单日涨幅超14%。这一波行情源于两大关键政策信号:供应链自主化倡议与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规则调整,共同推动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一、政策与市场共振 半导体板块集体爆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A股半导体板块在临近午盘时直线拉升,上海贝岭封住涨停板,中芯国际、寒武纪等权重股同步跟涨。港股方面,华虹半导体涨幅超14%,宏光半导体、中芯国际等均录得显著涨幅。此次行情的核心驱动来自两则政策消息:

  首先,行业倡议书呼吁强化供应链自主化建设,提出优先采购国产设备与材料;其次,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认定标准,将流片工厂所在地作为关键判定依据。两项政策叠加,直接提振市场对国产替代加速的预期。

  二、“流片地认定原产地”重塑贸易格局

  根据新规,集成电路无论封装与否,其原产地均以晶圆制造工厂所在国为准。这一规则调整意味着本土半导体企业在申报时可凭借国内流片环节获得“中国制造”的认证,有效规避国际关税壁垒。政策文件特别强调需提前准备PO证明材料,进一步强化了对国内供应链的扶持力度。

  三、自主可控成核心诉求 国产替代迎加速窗口

  美国近期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25%关税,加剧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性需求。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在先进制程设备、高端GPU芯片等领域仍面临“卡脖子”挑战,但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将新型举国体制应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策引导下,国产化替代正从局部突破转向系统性推进,2025年目标或推动全产业链自主率提升至新高度。

  四、关税博弈背景下的产业链重构机遇

  分析此次行情可见,本土企业在设计、代工、封装等环节的成本优势开始显现。政策通过简化资质审核流程、建立护航清单等方式,加速国产供应商进入核心供应链。例如“首购首用”激励机制将推动技术转化效率提升,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则为突破先进制造瓶颈提供新路径。

  结语

  半导体行业正站在政策红利与市场刚需的交汇点上。从原产地规则重塑贸易逻辑,到供应链自主化倡议强化内生动能,国产替代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尽管在先进制程等细分领域仍需攻坚,但通过举国体制优势与市场需求牵引,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有望在2025年实现关键环节的突破性进展。这一进程不仅关乎产业安全,更将重塑全球半导体贸易格局。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半导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