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聚焦数字化转型与服务效能提升,通过系统性改革举措优化惠企政策落实机制,为企业提供更智能、更精准的政务服务体验。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该方案明确要求对存量和增量惠企政策实施分类管理。围绕资金扶持、融资贴息、税费减免、资质荣誉、人才政策及稳岗就业等六大核心领域,建立标准化梳理流程。通过数据比对与智能分析技术,将现有政策划分为"免申即享""优化完善""退出调整"三类清单。此举旨在清理低效政策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推进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惠企措施落地。
针对新增申报类普惠性惠企政策,方案提出全面纳入"免申即享"服务体系的要求,要求具备政务数据共享条件的政策必须实现"零材料提交、零流程审批"。同时,对其他符合条件的申报类政策推行"直达快享"服务模式,通过智能预审、自动校验等技术手段压缩办理时限。两类服务将共同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惠企政策兑现体系。
实施方案特别强调政策供给的动态优化能力,要求相关部门定期评估存量政策实施效果,并根据企业需求变化及时更新服务清单。对于无法适应发展需要或缺乏数据支撑的政策,将按程序启动退出机制。这种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了政务服务始终与市场主体的实际诉求保持同步。
依托上海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要求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匹配、精准推送和智能审批等场景的应用。通过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通道,打通政策兑现的"最后一公里"。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80%以上的普惠性惠企政策将实现"免申即享"或"直达快享"。
这一改革组合拳标志着上海在政务服务智能化领域迈出重要步伐。通过系统化重构政策供给机制、数字化赋能服务流程、常态化优化制度设计,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更将为全国探索可复制的政务服务创新模式提供宝贵经验。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预计未来三年内全市惠企政策兑现效率将提升40%以上,政策受益覆盖面扩大至95%以上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