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农药行业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正经历着重要的变革。数据显示,我国已制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数量不断增加,从2019年的125项增长到2021年的180项,增幅显著。然而,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上仍存在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的分析,探讨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标准数量增长显著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农药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不断增加。2021年实施的GB 2763-2021及其补充标准GB 2763.1-2022中,涉及草莓的农药MRL标准达到180项,涵盖185种农药。这一增长反映了我国在农药管理方面的积极进展,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登记农药的限量标准情况
截至2024年10月,我国登记在草莓上使用且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计162个,涉及72种有效成分。其中,37种有效成分在GB 2763-2021及其补充标准GB 2763.1-2022中规定了MRL。然而,仍有29种有效成分在两个标准中均没有在草莓上的限量标准,这表明我国在农药登记与残留限量标准制定之间的衔接仍有待加强。
(三)配套检测方法的完善
在180项农药MRL中,有141项推荐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涉及国家标准(GB)、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农业行业标准(NY)等。然而,仍有39项没有推荐相配套的检测方法,这可能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执法带来一定挑战。
(一)限量标准的增加与调整
与2019年相比,2021年的标准在草莓中新增了55项限量标准,增幅为44.0%。其中,浆果和其他小型水果的限量由原来的55项增加到93项,增幅高达69.09%。此外,部分农药的限量范围或限量值也进行了调整,如溴甲烷的临时限量从30 mg/kg改为0.02 mg/kg。
(二)登记农药的限量增加
2021年的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0种登记农药的限量,包括多种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同时,豁免制定MRL的农药增加了4种,这有助于简化管理流程,提高监管效率。
(三)检测方法的调整
在125项原有标准中,25项的推荐检测方法进行了调整。例如,阿维菌素、毒死蜱等23项限量增加了相应的检测方法,而氟虫腈的检测方法由GB 23200.34和NY/T 1379变更为SN/T 1982。这些调整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标准数量仍显不足
尽管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量不断增加,但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例如,欧盟、日本的农药MRL标准数量分别为515项和297项,远高于我国。此外,我国在草莓上的具体限量标准数量仍低于国际水平,这可能对农产品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二)生产用药和登记农药的不匹配
在实际生产中,草莓的农药残留问题较为突出,存在超范围使用农药的情况。部分农药在生产中使用但既没有登记也无限量标准,这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因此,加快制定已登记农药的限量标准,并在生产中优先推荐使用已在草莓上获得登记的农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建议
加快标准制定:建议加快制定已登记农药的限量标准,农药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参照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一律标准”来填补标准空白。
加强监测与执法: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农药使用符合登记要求和限量标准。
推动绿色发展:鼓励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农药行业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数量不断增加,检测方法不断完善,但仍面临标准数量不足、生产用药与登记农药不匹配等挑战。通过加快标准制定、加强监测与执法以及推动绿色发展,农药行业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