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每年约5.9万人死于狂犬病,亚洲和非洲是疫情高发区域。中国作为第二大发病国,年批签发狂犬疫苗超7000万支,市场集中度高达80%。随着复星雅立峰推出国内首款采用无血清病毒培养技术的冻干狂犬疫苗,这一传统领域正经历从工艺到标准的全面革新。新技术不仅降低动物血清带来的过敏风险,更以高基因同源性与快速免疫应答特性,为行业注入创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狂犬疫苗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复星雅立峰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实现了国内首个规模化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相较传统方法,该技术通过剔除明胶、右旋糖酐等辅料成分,将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并填补了国产疫苗在安全配方领域的空白。临床数据显示,其CTN1毒株与本土流行病毒基因同源性达97.7%,首剂接种7天后抗体阳转率达76.06%,远超同类产品的47.81%。这一突破使免疫保护建立速度提升近一倍,同时两种接种程序(211法及传统方案)的灵活选择,进一步扩大了疫苗的应用场景。
中国狂犬病疫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56亿元增长至2030年超140亿元。当前Vero细胞疫苗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但传统工艺的局限性正推动行业洗牌。复星雅立峰的无血清技术不仅提升生产效率(单批次产量显著增加),更通过高安全性与快速免疫应答特性,直接冲击现有市场格局。尽管头部企业如辽宁成大仍以60%市占率领跑,但其近年净利润连续下滑已暴露传统产品的增长瓶颈。未来,技术差异化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壁垒。
狂犬疫苗作为“刚需”品类,尚未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当前国内暴露后预防接种率仅约3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专家指出,提高公众接种意识比单纯降价更具战略意义。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优化产品性能(如减少不良反应、提升保护效率),而非依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行业普遍认为,狂犬疫苗与流感疫苗等品类的普及空间巨大,需联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共同培育市场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导致的资源内耗。
总结
复星雅立峰的无血清工艺标志着中国狂犬病疫苗技术迈入新阶段,其高安全性、快速免疫应答及规模化生产能力为市场提供了升级范本。未来行业将围绕技术创新展开新一轮竞争,而如何通过差异化优势扩大接种覆盖率,而非陷入价格战泥潭,将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随着国产疫苗在工艺与标准上的持续突破,中国在全球狂犬病防控领域的角色也将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