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电子元器件 资讯详情
全球半导体技术竞速:先进制程与封装引领产业新局
 半导体 2025-04-06 13:00:00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激烈的技术竞赛,AI应用需求激增推动行业加速突破工艺极限。在终端市场需求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头部厂商通过先进制程和封装技术创新争夺市场主导权。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企业相继公布技术进展,日本Rapidus更以2纳米研发计划宣告重返尖端赛道,折射出半导体产业向更高性能与更低功耗进发的核心趋势。

  一、英特尔18A制程突破:RibbonFET与PowerVia重塑芯片效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英特尔近期宣布其18A制程技术已进入风险生产阶段,标志着晶体管架构革新取得实质性进展。该工艺通过GAA环绕栅极结构的RibbonFET设计,实现比FinFET更优的电流控制和能效表现,并首次将电源布线转移至芯片背面(PowerVia技术),为信号传输释放更多空间。相较于前代Intel3制程,18A在每瓦性能上提升达15%,芯片密度增加30%。这一突破使其2纳米级工艺与台积电N2形成直接竞争,尤其在供电创新方面领先同业至少两年周期。

  二、日本Rapidus押注2纳米:本土制造复兴的关键战役

  作为日本半导体产业振兴的核心载体,Rapidus计划于2025财年启动2纳米芯片试产线建设,并力争2027年实现量产。若目标达成,这将是日本在尖端制程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尽管目前仅处于样品开发阶段,但其研发进度已引发国际关注。该技术路径需克服设备良率、材料供应链等多重挑战,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制造版图中的地位。

  三、三星2纳米工艺加速:从3nm挫折中突围

  经历3纳米GAA工艺量产初期的良率问题后,三星正全力推进2纳米技术研发。首款基于SF2制程的Exynos 2600芯片预计2025年5月进入试生产,目标将功耗降低25%、性能提升12%,同时减少5%芯片面积。目前该产品良品率已达30%,随着工艺成熟有望进一步提升至行业标准水平。未来三星将持续扩展SF系列节点布局,覆盖高性能计算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

  四、台积电双轨并进:制程与封装协同构筑护城河

  在先进制程方面,台积电高雄2纳米厂区建设按计划推进,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相较于3纳米技术,新一代工艺可在同等性能下提升1015%速度,或降低2530%功耗。封装领域则通过AP8厂扩产将CoWoS产能翻倍至每月7.5万片晶圆,满足AI芯片异构集成需求。这种"制程+封装"的协同创新模式,正成为其巩固代工龙头地位的核心战略。

  总结来看,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竞争已进入纳米级精度较量阶段。英特尔在供电架构上的先发优势、台积电的规模化量产能力、三星的激进工艺迭代路径以及Rapidus的本土化突破尝试,共同构成了当前行业的创新图谱。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的协同进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市场地位的关键变量,而良率提升速度与成本控制效率则将最终定义这场竞赛的终极赢家。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半导体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