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广东省地处中国南端,总面积约17.98万平方公里,地形多样,气候条件优越,拥有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截至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约1.27亿,农村常住人口约3123万,占比24.58%,农村经济以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
《2025-2030年中国生活污水处理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广东省启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890处。从分布上看,粤东地区设施布设相对较少。处理工艺方面,厌氧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占比最高,达56.8%,其余主要工艺包括AO/AAO(占19.9%)、生物接触氧化法(占8.5%)、MBR/MBBR(占5.9%)和化粪池(占4%)等。中型村庄在农村中占比最大,对应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为30-60t。
依据《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方案》,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年需监测两次。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和选测项目(水温、pH值、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悬浮物、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1-2023年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省内21个地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测记录,涵盖多种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指标浓度及相应排放标准。
(一)水质评价方法
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评价执行地方标准,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该方法依据最差项指标浓度值确定水质是否达标,将超标指标按处理设施超标率排序,找出主要污染指标,并通过特定公式计算超标倍数。
(二)差异性分析方法
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Duncan法,对比不同处理技术、不同区域对水质指标浓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组间的差异。分析前对数据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相关分析借助IBMSPSSStatistics25软件完成,并用Origin2021软件绘制差异图。
(三)运行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决策优选综合评价体系。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评价为总目标,将经济、技术、管理因素作为准则层,选取厌氧池+人工湿地、AO/AAO等5种处理技术作为方案层。通过查阅资料和专家意见确定各准则层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对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综合评价得分,以此评估不同区域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
(一)主要污染指标与超标情况
2021-2023年数据显示,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超标率6.75%)、化学需氧量(超标率1.66%)、悬浮物(超标率0.64%)和总磷(超标率0.44%)。不同地区主要污染物超标情况存在差异,粤北和粤西地区超标率较高,其中氨氮超标最严重的是粤北,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超标最严重的是粤西,珠三角总磷超标率相对较高,粤东主要污染物超标率均低于平均水平。
从处理技术来看,厌氧池+人工湿地和化粪池技术出水水质超标率较高,平均超标率分别达11.05%和8.40%。不同地区不同处理技术的超标情况也有所不同,总体上粤北和粤西地区各处理技术超标率高于平均水平,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则较低。
计算不同地区主要污染指标超标倍数发现,氨氮平均超标倍数最大(1.35),其次为总磷(1.17)。粤东地区主要污染物平均超标倍数最大,为1.05。各地区超标倍数排序存在差异,化学需氧量在粤北超标倍数最大,氨氮在粤东超标倍数最大,悬浮物在珠三角超标倍数最大,总磷在粤东超标倍数最大。
(二)差异性分析结果
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氨氮、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在不同处理技术和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磷在不同处理技术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
从不同污染物出水浓度来看,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更为明显。整体上,粤西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各水质指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区域,厌氧池+人工湿地和化粪池技术出水水质指标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技术。
(三)运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
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不同区域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异赋予各指标层不同权重。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技术性能和管理效益权重较高;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特征权重较高。
评价结果显示,经济较发达农村地区得分最高的污水处理技术为AO/AAO,其次为生物接触氧化和MBR/MBBR;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得分较高的为厌氧池+人工湿地和化粪池技术。这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适宜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不同,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
氨氮超标是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的突出问题,可能与广东地区气温波动影响硝化细菌活性有关。为此,需优化污水处理工艺,调整运行策略,增强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同时加强设施维护管理,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粤西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指标浓度较高,推测与资金和技术匮乏有关。应加大对粤西地区的投入,提升其污水治理能力和效率,推动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发展。
厌氧池+人工湿地和化粪池技术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定优势,但存在污染物超标率高的问题。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指出,需优化设计参数,提高管理维护水平,综合考虑水质特性、处理目标、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以提升处理效果,降低超标率。
综上所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问题。其主要污染指标包括氨氮、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总磷,不同地区和处理技术的超标情况及处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宜的污水处理技术不同,需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为推动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应优化处理工艺,加强对粤西地区的投入,提高设施设计、管理和维护水平,从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2025年生活污水处理行业趋势下,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望朝着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整体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