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热泵技术正成为我国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首次系统性提出将热泵技术深度融入农业、交通等关键领域的发展路径。这一政策不仅明确了热泵替代传统高碳设施的技术方向,更通过具体场景应用设计,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热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方案明确提出要扩大热泵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场景,重点推进热泵烤房建设以替代经营性燃煤炉灶和农业燃煤设备。未来将鼓励在农副产品的加工环节中采用热泵技术,如烟叶、药材及木材的干燥处理,预计可减少散煤使用量并降低碳排放强度。通过优化农产品烘干工艺,该措施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针对交通运输领域,方案要求在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场段等交通基建项目中推广热泵供暖系统。具体包括利用热泵空调技术改造地铁列车和高速列车的温控设施,逐步替代传统单冷空调与电取暖设备。此举不仅能提升交通运营能效,还将减少冬季采暖高峰期的电网负荷压力。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案首次提出将热泵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系统。通过优化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策略,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使续航里程提升约10%20%。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消费者"里程焦虑",还将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向更高能效标准迈进。
总结来看,《行动方案》通过构建涵盖农业、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的热泵应用体系,系统性推进了清洁能源替代进程。政策既明确了热泵在散煤治理中的战略定位,又前瞻性布局了智慧交通与绿色出行的技术融合方向。随着这些措施落地实施,我国将在降低重点行业碳排放的同时,培育出千亿级规模的热泵产业链市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