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氢能管道输送技术作为连接氢能生产与应用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对于推动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至关重要。2025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氢能管道输送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氢能管道输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
《十五五氢能管道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氢能管道输送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氢输送和液态氢基能源(液氨或甲醇)输送。这些输送方式既可以新建管道,也可以利用现有管道进行改造。目前,全球范围内纯氢管道总里程已超过5000公里,而我国纯氢管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总里程约为400公里。国外在纯氢管道建设和运行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和经验,而我国正在加快规划建设,预计到2030年,我国各类输氢管道建成总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并在2035年前达到万公里级别。
氢能管道输送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管材的适应性。氢环境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S31603、6061、4130X等低钢级材料。氢致失效是输氢高钢级金属管材研发的主要技术挑战之一,主要表现为氢致开裂与氢致鼓包。研究表明,当钢材抗拉强度小于700MPa时,不易发生氢致失效,而当抗拉强度超过1000MPa时,氢脆问题的可能性显著提高。液氨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液氨对铜、锌及其合金有腐蚀作用,因此推荐采用20#钢、Q345或不锈钢作为管道材质。甲醇管道则应重点关注混入杂质后产生的甲酸引起的腐蚀性。
氢能管道输送的经济性分析表明,管道长距离大输量运输氢能是未来成本最低的氢气运输方式。当输氢量为10万吨/年、管道运能利用率为100%时,管道输氢成本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50至1000公里的输送距离内,管道输氢的运输成本在0.8至4.66元/公斤之间。此外,管道输液氨、甲醇的费用低于管道输氢,但如果考虑合成液氨、甲醇装置以及液氨、甲醇转化为氢气的装置建设费用,则管道输氢的运输成本最低。
随着氢能需求量的快速增加,氢能管道输送将迎来大规模的发展。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有望达到10%。氢能管道输送不仅可以实现氢能的大规模、长距离输送,还可以有效缓解氢能供需空间不平衡的问题。此外,氢能管道输送的标准体系建设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输送技术标准体系,现有氢气输送管道基本参照国内天然气输送管道及国外氢气管道标准设计建造。
氢能管道行业现状分析指出,能管道输送技术虽然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但仍面临技术不成熟与经济性较差的双重挑战。氢致失效、液氨管道的冷脆现象以及甲醇管道的腐蚀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国内外氢能管道输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亟需加快建设。然而,随着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氢能管道输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能源企业已在布局新建纯氢长输管道,同时“氨-氢”绿色能源和“液态阳光”碳中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氢能管道输送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
综上所述,2025年氢能管道输送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市场拓展,氢能管道输送有望成为最高效、最经济的氢气输送方式。未来,随着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氢能管道输送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