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饮料 资讯详情
2025年油茶行业现状分析:加工企业蓬勃发展
 油茶 2025-03-31 13:30:46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以及人们对健康食用油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2025年的油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油茶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产业发展备受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油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江西省作为油茶种植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而宜春市作为江西的油茶主产区,在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剖析宜春市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探寻相应对策,对推动当地乃至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油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宜春市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气候温暖湿润,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受东南季风影响,形成了适宜油茶生长的自然环境。这里富硒土壤分布广泛,已探明富硒和潜在富硒土壤面积达1.03万hm²,约占全省富硒土壤的28.5%,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同时,宜春市油茶栽培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素有“中国油茶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宜春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在种植规模、加工企业发展以及群众参与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

  一、宜春油茶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油茶资源规模庞大

  宜春市现有油茶林面积约179906.67hm²,在江西省排名第三。其中,6个县(市、区)的油茶林面积超过6666.67hm²,袁州区、丰城市、高安市、宜丰县更是被列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当地建立了多个连片基地,包括6个面积在666.67hm²以上的连片基地、15个333.33-666.67hm²的连片基地以及18个66.67-333.33hm²的连片基地。此外,还有79家油茶种植大户,其中31家种植面积超过66.67hm²。同时,宜春市建成了1个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和4个省级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为油茶产业的科研和示范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加工企业蓬勃发展

  宜春市的油茶加工企业众多,总数达到514家。其中,初级加工小作坊企业有499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企业11家,其他加工企业4家。在这些油茶类企业中,有4家油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占全省的1/3,还有2家国家油茶重点企业和1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部分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如江西某油茶公司构建了“良种繁育-高产油茶基地-茶油加工-茶香白鲜菇生产-生物有机肥制作”的微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对油茶果的综合利用。还有企业的油脂加工软塔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众多企业通过构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加强与大型商超合作,积极拓展电商平台销售渠道,尝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营销方式,使得茶油及其他产品的销路较为畅通。

  (三)群众参与基础深厚

  油茶作为宜春市的特色产业,深受当地群众认可,具有一次种植、长期受益的优势,在促进经济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油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宜春市从种植、加工、营销、融合等多个环节出台扶持政策,优化油茶良种配置,发挥村集体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了油茶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广大从业者的积极性,油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兴林富民的主导产业。

  二、宜春油茶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一)一产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宜春市油茶第一产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提质增效。目前,传统老油茶林占比超过一半,老化、品种退化现象严重,更新改造迫在眉睫。生产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管理效率不高,生产成本需合理控制。此外,偏远山区油茶林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亟需加大建设力度。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优化种植品种,加强生产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显著提升油茶林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二)二三产发展存在短板

  虽然宜春市油茶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二三产延伸不足。在深加工方面,对茶果价值的深度挖掘不够,在油茶化妆品、生物医药、洗涤日化品、卫生保健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加工上还需加大投入。产品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导致不同品牌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影响了区域油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认可度。品牌建设方面,缺乏区域特色品牌合力,“宜春茶油”公用品牌注册进程需要加快,以提高市场认知度,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三产融合力度不够,产业上下游联动不足,各环节对接不紧密,资源整合度不高,无法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赋能效应。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宜春油茶产业发展面临品种混杂、外来品种适应性差、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仅依靠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构建“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院校支撑”的创新格局。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科研机构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应用开发研究的衔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

  三、宜春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对策

  (一)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油茶品质

  推进油茶种业振兴,加强国家和江西省主推油茶良种苗木的繁育与管理。利用芽苗砧嫁接和轻基质容器育苗等技术,改造现有良种采穗圃和种苗繁育基地,扩大长林、赣无系列等主推油茶良种的繁育规模,保障油茶生产用苗供应。结合当地油茶资源现状,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盘活闲置土地,推广良种、良法、良技,稳步推进高产油茶林新造和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二)推动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条

  开展油茶果初加工及茶籽仓储交易中心建设,对山茶油加工小作坊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油茶服务中心,构建辐射全域、高效运转的产业加工、仓储、物流、科技、服务联合体。通过发挥联合体的多点联动、带动效应,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便捷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使油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三)培育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新产品开发、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科研攻关。油茶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与多所院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培养研发团队,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油茶加工工艺,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高茶油精深加工延伸能力,构建高效的油茶产业全链条,实现对油茶果的充分利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宜春市作为我国油茶主产区之一,在油茶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2025年及未来的发展中,宜春市应聚焦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强化扩面提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解决一产质量不优、二三产延伸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建立完备的油茶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油茶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宜春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书写精彩篇章。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油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