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半导体行业近期迎来重大整合事件,韩国企业SK海力士正式完成对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的全面收购,标志着全球存储技术领域竞争态势进一步演变。此次交易不仅涉及资产规模达90亿美元,更通过股权重组与产能整合重塑了中国半导体制造版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工商信息变更记录,SK海力士旗下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已全面接替原股东Intel Asia Holding Limited,成为英特尔半导体存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的唯一持股方。此次交易涵盖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全链条资产,包括其位于中国大连的先进晶圆制造工厂及SSD解决方案部门。
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从500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约3.6亿元人民币,同时完成了管理层重组。作为SK海力士在华核心生产基地之一,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业持续深耕半导体存储领域,业务范围涵盖集成电路制造、电子元器件研发以及海关监管货物仓储服务等关键环节。此次资本注入与股权变动,将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技术迭代与产能提升。
通过整合英特尔大连工厂的技术资源,SK海力士不仅强化了自身在3D NAND闪存领域的竞争优势,更推动其全球市场份额向头部地位跃进。该交易于2020年启动,历时近三年最终完成交割,展现了半导体行业资源整合对技术壁垒突破的关键作用。数据显示,大连工厂作为英特尔NAND业务的重要支柱,其产能占全球NAND供应量的比重显著,此次收购直接提升了SK海力士在存储芯片市场的议价能力与产业链话语权。
随着股权交割完成,SK海力士将依托大连工厂的先进制造平台,在5G通信、云计算及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深化技术布局。此次交易不仅优化了半导体行业产能分布,更通过资源整合降低了芯片制造成本,为存储芯片价格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未来,双方在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方面的协同效应将持续释放,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向更高水平的分工协作发展。
综上所述,SK海力士对英特尔NAND业务的战略收购不仅是企业间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更成为观察半导体行业技术整合趋势的重要窗口。随着大连工厂正式纳入其全球生产网络,这场交易不仅重塑了存储芯片市场的竞争版图,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能,为后续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