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在构建低碳能源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具备高纯度、可规模化等优势成为行业焦点,而如何降低能耗、提升设备适应性则是核心攻关方向。山西潞安化工机械集团凭借自主研发的碱性水电解槽“晋华槽”,在低能耗与智能化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为绿氢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氢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电解槽作为氢能产业链中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决定制氢成本。研发团队通过系统性技术攻关,创新设计了具有全对称结构的双极板,将电流密度提升至行业领先的每平方米5000安培。同时采用新型雷尼镍复合阴极电极与高活性阳极催化剂组合,在提高催化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电解能耗。新一代隔膜材料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气体密封性,还使设备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电力的波动特性。
数据显示,“晋华槽”单台产氢量达每小时1000标准立方米,直流电耗仅为4.3千瓦时/标方氢气,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设备可灵活接入风电、光伏等间歇性能源,实现绿电向绿氢的高效转化。
在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内,63台专业化设备构建起山西省首条年产100台套电解槽智能产线。通过整合自动控制、AI算法与云平台技术,产线实现从物料分拣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例如液压升降组装平台配备扫码追溯系统,可实时记录并绑定零部件数据;恒温恒湿房内的高精度设备,则确保隔膜裁切、焊缝检测等关键工序的稳定性。
智能化生产体系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同时将制造周期缩短30%以上。产线电子看板实时显示设备运行状态与计划进度,为规模化稳定供货提供可靠支撑。
凭借卓越性能,“晋华槽”已成功应用于煤化工加氢、石油炼化尾气处理及氢能冶金等领域,并逐步向电厂掺氨燃烧等新兴场景延伸。企业正加速推进撬装一体式制氢设备研发,以模块化设计降低现场安装复杂度。同时聚焦电解二氧化碳制备一氧化碳等技术探索,进一步拓展绿氢在化工原料领域的应用场景。
结语
从核心部件创新到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山西潞安化工机械集团通过系统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实践,不仅打破了高端电解槽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更以低能耗、高适应性的产品特性推动了绿氢产业降本增效。随着产线产能逐步释放及前沿技术攻关加速,该企业正成为我国氢能装备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