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日,位于浙江杭州上城区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园,标志着该地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这一产业园区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通过开放协同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以机器人软件系统、零部件生产、整机制造为核心,已吸引12家相关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涵盖了人机交互、通信网络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以及多模态感知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了产业园在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方面的广泛布局。
其中,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尤为引人注目。该企业自成立以来仅三个月便完成了5款关节模组的研发并实现量产,并成功推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机,获得了市场订单。目前,企业正在研发第二款高负载人形机器人,已获得多轮融资支持。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杭州作为前沿城市,在该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以上城区为例,当地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三大前沿领域,并围绕数字内容、人机互动设备、计算机视觉等细分赛道展开布局。通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上城区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产业园开园当天还举办了“AI焕新产业”发展大会,并启动了具身智能虚拟训练场共建计划。该计划旨在整合产学研用多方资源,解决硬件碎片化、算力需求异构化、算法迁移壁垒高及高质量数据稀缺等问题,构建全栈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应用支撑平台。
“具身智能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数据、硬件、算法和算力四维协同。”上城区发改经信局局长表示,“共建计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虚实共生的创新开放生态,打破各领域间的‘能力孤岛’。”
此外,上城区还发布了多项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例如,在关键技术攻关与科技研发方面,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可获得最高30%的补贴,单家企业年度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
总结
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的启用标志着该地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并推出有力的支持政策,产业园不仅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入驻和技术的进步,产业园将成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