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不动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间,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了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到农村、从不动产权益到自然资源的确权全覆盖。这一制度不仅提升了行政效能,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等创新举措,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如今,不动产登记的便利化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在减少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显示,我国“登记财产”指标已跃升至全球第28位。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共享、“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等改革措施,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的办理时间从原来的30个工作日全面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在农村地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也在不断深化:2018年实现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应登尽登”,2022年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纳入统一登记范围。截至2024年,全国已完成121个宅改、350个入市试点地区的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任务,并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的共享移交工作。
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方面,我国已累计在773个重点区域实现登簿“上户口”,涉及25个省份的自然生态空间。这些区域包括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国家重点林区、水流、湿地、森林、无居民海岛和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期,“跨省通办”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容。自3月1日起,徐州、淮北等10个城市正式开展合作,采用“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创新机制,运用前沿技术实现信息高效共享。这一改革举措将进一步降低群众办证的时间和交通成本,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
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登记资料查询三项业务的全国范围“跨省通办”。长三角地区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均已实现高频业务“全程网办”,同时京津冀、成渝、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跨省通办”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