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电力在工业、商业等领域需求旺盛,国内电力产业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发展。以下是2024年电力市场分析。
电力市场主要包括电力现货市场和电力期货市场。电力现货市场是发电企业等市场主体以市场化交易的形式提供电力服务的交易机制。中国电力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81.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8年的840.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8.7%。202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3.2亿kW。电力市场分析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kW·h,比上年增长6.5%。
中国电力行业ICT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581.7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8年的840.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8.7%。中国电力企业的ICT支出将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硬件在总体占比33.8%位列第一,远大于软件及服务类市场的占比。《2023-2028年中国电力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从未来五年的市场规模预测来看,对于软件的投资复合增长率是最高的,可达到16.3%。
电力市场交易市场结构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用户和调度市场等市场主体。发电企业是电力市场中的供应方,售电企业则是销售方,用户是需求方,而调度市场则负责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市场分析提到在中国,电力市场正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逐步放开,多元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电力商品的属性凸显,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需求:工业部门通常是电力市场中最大的用电者之一,包括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等。工业用电需求受到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商业需求:商业领域包括商店、办公楼、酒店、餐厅等商业设施,其用电需求通常与营业时间、设备类型、电子设备使用等因素相关。
居民需求:居民用电需求包括家庭用电和个人用电,如照明、取暖、空调、家电等。居民用电需求受到家庭人口数量、生活水平、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医院、交通设施等公共场所的用电需求,通常与公共服务提供的范围和规模相关。
新能源需求: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推广,新能源需求逐渐增加,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政府政策、能源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因素会影响新能源需求的增长。
总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不断发展完善。围绕着消纳和保供的长期主线,火电和核电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此外,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板块亦将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