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因体积小、制造成本低、应用领域广等优点,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该产业。截至2022年全球IC产量达到19280亿块。
IC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包括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设备(5G)等,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安全、国际竞争及社会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IC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已成为全球IC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IC产量3241.9亿块,比上年增长3.8%;IC出口量2734亿个,比上年增长7.0%;IC进口量5384亿个,比上年增长11.3%。
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IC企业长三角密度最高。主要原因是IC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且配套材料和设备企业众多,企业相对集中可较低成本,
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我国IC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四川等,其中,广东省IC企业数量最多。由于下游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等,沿海城市经济更为发达低需求更高。
目前,IC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也对IC有着巨大需求。IC在这些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了应用的创新和发展。
IC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应用领域广泛,在电子设备、通讯、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核心关键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1、IC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IC行业现状指出,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通信和汽车等领域,IC行业将进一步渗透到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农业科技等新兴领域。新的应用需求将刺激市场扩大,并推动IC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IC在政策层面得到了积极支持。各国政府将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等措施,促进IC行业的发展。例如,我国提出“中国芯”战略,加大对IC技术的投入,鼓励本土企业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对于IC行业发展的重视,预计2023年IC产量将比2022年有所增加,应用领域也将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