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ssd市场需求显著提升,ssd产业鲜见中国厂商身影。当下,主控是ssd的核心控制中枢,好的控制器设计可以发挥出存储介质的全部潜力,因此最难之处不在于把芯片做出来,而是要不断追求其功能和性能的极致。
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据存储需求不断激增,ssd由于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容量存储场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在全球范围,ssd的出货量一直有增无减。
2022年第四季度企业ssd价格环比跌幅扩大至25%,季度总营收仅为3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0.89亿元),环比下跌了27.4%。从NAND闪存行业类别来看,预计趋势将延续至2023年第一季度,会再次出现环比下跌。
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商务的普及以及媒体内容的激增都将推动ssd市场的蓬勃发展。ssd固态盘相对于传统硬盘效率更高,并且随着ssd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进步,加上存储基础设施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固态硬盘,并因此而达到了节约成本,节约能源消耗的效果。2023-2028年中国固态硬盘SSD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ssd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将达到255.1亿美元,预测周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14.7%左右。
ssd市场容量巨大,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ssd产业鲜见中国厂商的身影,主要被欧美、日韩占据,头部集中度高。中国半导体存储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如江波龙、嘉合劲威等最早一批投身ssd产业的企业发展距今也超过10年。10年,并不算短,可中国ssd厂商大部分可以说还是在产业边缘游走,距离行业领先尚有一定的距离。
ssd以闪存为存储介质的重要存储产品,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产品,由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及固件组成,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等诸多领域。固态硬盘作为数据的载体,除了高性能和大容量的需求之外,企业客户还对产品包含使用寿命、稳定可靠、功耗控制、系统兼容、数据纠错、数据保存能力在内的多方面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按照不同应用场景,ssd可以分为消费级、企业级和军工级产品。消费级ssd广泛应用于电脑设备、移动终端、商业电子、车载应用及智能穿戴等场合,企业级ssd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云计算等企业级用户,与消费级ssd相比,企业级ssd需要具备更快传输速度、更大单盘容量、更高使用寿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要求。
而实际应用需求的不同导致了消费级ssd和企业级ssd在协议、总线和接口选择上的差异性。固态硬盘的性能以高速传输数据的协议为支撑,同时总线和接口能够承载协议的性能,三者均是限制固态硬盘性能发挥的因素。
我国ssd市场价格更低,ssd主控市场开始风云变幻。现下,ssd相较于机械硬盘在诸多领域有着显著的性能优势,而ssd出货量占比的持续增长体现出市场对其高性能的认可,随着其价格持续优化,市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实现对机械硬盘更深层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