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车辆 资讯详情
11月汽车行业生产稳中有升 中国车企抢占数字化先机
 汽车 2020-01-02 09:11:24

  2020年接近年底,国内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汽车以旧换新进行补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加上各地推出的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

  11月汽车行业生产稳中有升

  11月份,汽车行业生产稳中有升,需求企稳向好,国内产销同比继续增长。从市场情况来看,与同期相比,当月汽车销量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3%以内。其中,乘用车继续保持增长,对汽车市场的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乘用车中SUV、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本年度第5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增速已由负转正。

  从细分市场来看,11月份,乘用车产销232.9万辆和229.7万辆,创下年内新高,环比增长11.8%和8.9%,同比增长7.5%和11.6%。商用车产销51.8万辆和47.2万辆,环比增长10.6%和1.9%,同比增长20.3%和18%;与上月相比,客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货车增幅略低。

  另从细分车型来看,销量中四类车型全部呈现同比增长,产量中除MPV车型外,其他三类车型均呈现同比增长。具体到车型来看,轿车本月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增长8.5%;SUV本月销量为109万辆,同比增长15.9%;MPV本月销量为12.7万辆,同比增长3.0%。

  而从品牌来看,11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5万辆,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17.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量合计2012.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在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销量保持较快增长,一汽、华晨和长城增速略低。而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品牌销量呈快速增长,日系小幅增长,德系略有下降,韩系和法系降幅依然较大。

  中国品牌汽车在海外市场同样成绩喜人,汽车出口同比继续保持增长,行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2020年11月份,我国汽车企业出口12.2万辆,环比增长11.6%,同比增长46.7%,结合历史数据比较,本月出口创历史新高。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9.6万辆,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58.6%;商用车出口2.6万辆,环比增长8.7%,同比增长15.1%。

  出口方面,11月份汽车企业出口85.0万辆,同比下降7.3%,降幅较1-10月份收窄5.4个百分点。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64.4万辆,同比下降0.4%;商用车出口20.7万辆,同比下降23.8%。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11月份汽车出口创下历史新高,中汽协相关负责人称核心原因在于海外消费市场的逐渐恢复,给了中国出口机会。

  2019-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2020年汽车销量在2500万辆左右,降幅将收窄至2%以内。从行业发展态势看,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市场需求仍将继续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疫情蔓延对欧美等国家造成二次冲击,进一步迟缓了世界经贸复苏进程,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同时,近期出现的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也将在短期内对汽车生产造成一定影响,行业生产节奏可能会有所放缓。

11月汽车行业生产稳中有升

  中国车企抢占数字化先机

  对比全球其他区域,数字化升级在中国汽车产业的表现更加明显。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了2025年实现有条件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的愿景,指出发展核心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等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宣布了加强组织实施、完善扶持政策等保障举措。

  计划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展开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2035至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

  国家发改委还表示,智能汽车的发展要着力发展基础技术,着力打造自主技术和基础品牌,在底层技术端发力,加快形成中国自主可控的标准化汽车技术系统和架构体系,解决芯片、软硬件和系统零部件等各类“卡脖子”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将更多倾向于底层核心能力的构建。例如,数据获取及数据增值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技术与标准化建设能力、行业生态构建能力等。以汽车后市场为例,由于其包含了大量线下的实体服务,对数字化能力的要求更加多元,如何快速建立数字化能力以满足消费的需求,提供好的客户体验,是行业参与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汽车产业该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价值链上中下游企业来说,要积极探索新渠道模式,做深赋能、做强纵向整合、做好数字化标准化驱动能力升级是行业大势所趋。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中,中国汽车产业也迎来了新机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数字化升级在中国汽车整体产业链中迅速推进,众多汽车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都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大力投入,涵盖智能车机、无人驾驶、操作系统、语音控制,以及未来出行、智能服务等汽车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例如途虎养车通过数字化门店运营体系,重点解决消费者核心痛点,打造出有别于传统汽车维保的创新模式。

  另外,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也成为产业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6亿辆。而这个数量基础正在推进中国汽车产业的数字化技术得以加快落地。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汽车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