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过去很多年间,国内 IT 底层标准、架构、生态等大多数都由国外 IT 巨头制定,由此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而这也是信创产业的核心。
通俗来讲,就是在核心芯片、基础硬件、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服务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作为一个已经成长为万亿级规模的新兴市场,信创的“朋友圈”如今变得越来越广。从CPU技术,底层存储,数据库,操作系统,到云平台,应用软件,硬件平台,信创技术和应用生态正在从点到面快速崛起。
当前,我国在应用软件方面已经实现了繁荣与发展,在细分行业,基本实现了应用国产化。但是,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依然面临非常严峻的“卡脖子”现象,主要体现在CPU、操作系统、BIOS和数据库等领域。其中,国产 CPU 和操作系统是信创产业的根基,也是信创产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
随着越来越多关键工作负载的信创化,数据的“汇-存-管-用”全流程需要加速向全栈国产化演进,实现全域的数据可管可控。
为摆脱基础科技产业受制于人的现状,国家提出“2+8”安全可控体系,其中2是指党政两大体系,8是指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等八大主要行业。
2020-2022年是国家安全可控体系推广最重要的3年,中国IT产业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有望迎来国产替代潮。
今年以来,以运营商、银行为代表的行业信创陆续启动,未来交通、能源、电力、医疗、教育、公共事业等行业信创都将全面推进。
我国自主可控的市场规模2020年为1.05万亿,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在这方面的倾斜,行业市场规模将会越来越大,2025年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至1.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