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上市的293家医药生物企业中,除了*ST长生之外,已全部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新京报记者根据同花顺提供的数据盘点后发现,有34家企业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超过50%,其中有15家为中药企业,其次为生物制药企业(10家)和化学制药企业(9家)。销售费用占比前五位的是国农科技、灵康药业、龙津药业、大理药业、哈三联,分别为73.84%、72.78%、72.21%、67.48%和66.10%。
销售费用占比排名前五十位半数为中药企业
以销售费用数额多少进行排名,花费最多的前五位分别为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及恒瑞医药。尽管上海医药销售费用的数额最高,为110.58亿元,但其占营收比只有6.95%。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为80.36亿元,排在第三位,但其占营收比达到了58.81%,是这五家企业中唯一超过50%的企业。
而从销售费用占营收比排名来看,前50位的企业中,有25家为中药企业,包括龙津药业、大理药业等。其中,龙津药业2018年销售费用为2.43亿元,占比高达72.21%;其次为大理药业,2018年销售费用为2.71亿元,占比达67.48%。
“中药注射剂为主的企业,受限制辅助用药政策的影响,业绩下滑非常明显,如大理药业、龙津药业等,企业的压力非常大。”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指出,在政策频出的2018年,中药领域业绩下降速度更快,分化更为严重。国家虽然在鼓励中药行业发展,但在公立医疗机构,实际上是在限制中药行业发展,首先控制辅助用药,很多中药没有进入临床路径,在医保控费方面,中药产品首当其冲被挤压出去,给企业的销售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加上两票制的影响,企业销售模式转变,造成了销售费用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