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红霉素行业拥有很大市场,我国红霉素行业整体维持较大需求。当下,我国红霉素市场出口虽然在量上不断增加,但红霉素行业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政策制约着我国红霉素类原料药的进一步发展。以下对2023年红霉素行业前景分析。
2017年我国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盐进口数量为12.03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23.39%。2014-2017年我国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盐进口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5.67%。2023-2028年中国红霉素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指出,2018年1-3月我国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盐进口量达1.59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6.62%。
我国红霉素原料药生产出口虽然在量上不断增加,但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出口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效益下滑,行业自律性较差、出口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红霉素类原料药的进一步发展。现从三大发展趋势来分析2023年红霉素行业前景。
红霉素特别是其衍生物疗效确切,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既可口服,又可注射,不良反应小,对某些细菌感染的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如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被列为这些疾病的首先选择的药物。
多年来,在我国药品市场中,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额始终位居第",目前年销售额已达4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年药品销售总额的30%左右。在抗感染药物市场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一起,成为四大主力军团。而红霉素及其衍生物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85%左右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市场份额,正处于销售成熟期。
目前,我国仍为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的人均年用药金额不到10美元,与发达国家60--100美元的用药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对药品的总体需求还将不断扩大,医药市场这个蛋糕必将越做越大,红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市场销售额也必定水涨船高。
红霉素市场效益下滑,我国红霉素企业己经停产或转产。现下,随着降价及处方管理、限抗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新刑抗菌药的上市竞争,大环内酷内类红霉素市场增氏速度可能不会很快,该类药品中一代红霉素原料药产品将替代部分一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