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通常分为保险专业中介、保险兼业代理和保险专属代理三大主体,具有金融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2019年我国保险中介渠道保费收入为3.37万亿元,以下是保险中介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
2020年中国保险中介发展调研报告指出,保险中介是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
2009-2016年间,全国保险代理人市场规模在围绕300万人上下波动。2017年,中国保险代理人人数增加146万人;2018年,保险代理人人数增长186万人;2019年中国保险代理人人数增长150万并首次突破800万人次。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开始逐步加强个险渠道发展。2016年起,上述四家公司代理人规模均逐步上升;保险从业资格考试的取消后,2016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当年代理人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6.9%、31.8%、40.1%、46.1%,增速骤然提升。2016-2019年间,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及新华保险代理人数量分别实现年复合增长率25.6%、24.7%、30.5%及14.7%。
截止至2019年底,我国市场有264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其中保险中介集团5家,全国性保险代理公司240家,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1550家,保险经纪公司499家,已备案保险公估公司353家。我国市场有约3.2万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兼业代理网点22万余家。
目前,我国保险中介机构仍处于多、小、散、乱状态,盈利模式不成熟的发展初级阶段,处于需要选择发展方向的关口,须深层次地根本性地转变行业的发展方式。而通过集团化,可以大大加强中介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合规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进而提高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0年7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保险代理人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首度定义“独立代理人”概念,该“独立代理人”概念仍属于专属代理人范畴。银保监会批准阳光保险在全国推行专属独立代理人模式,将“专属代理门店”模式首次由区域推向全国,监管要求中着重强调了对专属独立保险代理人的甄选要求、日常监控以及相关问题与风险的报告制度,以上便是保险中介行业定义及分类分析所有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