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护理市场规模为29.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互联网医疗市场比重5.7%左右,行业处于初步规范发展阶段。我国医疗护理产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病、阿尔茨海默症、重症护理等细分领域。以下对护理行业现状分析。
2019年我国护理行业处于原始发展阶段,互联网化率低于5%,整体互联网化率较低。预计到2022年经过政策规范与调整,我国护理行业互联网化率将得到显著提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互联网化率达到30%以上。
医疗护理主要是指照料病人的起居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的到来,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越来越多的打工者也走进了护工这个行业。现从三大困境来分析护理行业现状。
首先当前护理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现有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失业下岗人员,且多为“40后、50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且其大多未经岗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不具备养老护理员执业资格,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存在很大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其次是行业人才吸引力太小。由于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低、工资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等原因,养老护理员对于社会劳动力而言缺乏有效吸引力,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因此养老产业人才尤其是护理人才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养老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床位闲置”,而且公办养老机构的一张床位有时甚至要等一年之久,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家庭宁愿久等也不愿去有空缺床位的民办养老机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老行业的正常发展。其原因在于二者之间在收费和公众信任度上有所不同。关于这一现象,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服务和医疗水平存在的差距、收费差距和硬件设施差距,这其中对比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来看,公办公营养老机构和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在“管理水平”、“收费差距”和“社会观念”原因反馈上要比其他性质养老机构高。
目前国内的老年用品市场尚未成熟,法律也不十分健全,行业监管缺失。一方面,不少老年用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出现一些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常常使他们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国内产品科技含量低,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国内老年用品整体科技含量较低,性能单一,缺乏创新,高端产品被国外垄断,但其价格高昂又使老人难以负担,并且国内老年用品市场信息交流不畅,厂家与用户的需求对接不上,使得产品华而不实。
护理行业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医疗护理还处于发展阶段,预计未来随着医疗护理的观念不断渗透、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