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164.16亿元,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占医药工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1.77%。生物制药企业超过900 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下面进行生物能市场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已有80多个地区(城市)已经着力建设医药科技园、生物园、药谷,全国已有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而且各地新开发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很多都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引驻对象。其中比较成熟产业园有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泰州中国医药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
通过对生物能市场现状分析,对比近几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9-2016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销售收入不断增加,且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其中,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062.45亿元,同比增长41.12%,为近年来最大增幅。2017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417.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增速放缓。
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地区分布来看,2016年山东省、江苏省和河南三省的生物医药销售收入排名前三,其中2016年山东实现销售收入1021.61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0.96%;江苏省位居第二,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432.72亿元,占比13.12%。,我国销售收入居前的十个省份销售收入占比达80.68%,行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通过对生物能市场现状分析,生物医药主要包含血液制品、疫苗、诊断、单抗等医药业的发展,从下图可以看出,几大生物医药细分领域规模占比集中度较低。2016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销售收入为296.93亿元,占比9%,而诊断和疫苗的占比规模分别为10.39%和7.97%,总体而言几大细分领域的集中度较低。
随着我国疫苗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几次大的疫情之后,从政府到民众对疫苗的认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批签发总量来看,2010-2015年疫苗批签发量连续下降,到2015年降至5.65亿人份;2016年得到回升,至2017年我国疫苗批签发量达到6.5亿人份,较上年同期增加0.62%。而以成都生研所、长春生研所等为代表的六大所仍是我国一类疫苗的主力军。
此外,中国生物特征识别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近几年中国将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巨大。2002至2015年,国内生物识别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2016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40亿元。以上便是生物能市场现状的所有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