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领,全球工业制造行业迎来了智能制造时代,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应的国家政策,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制造装备。2017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分析如下:
近年来,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25”,中国也提出自己的《中国制造2025》,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说明世界主要国家重新认识到制造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制造业重点应在于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结合高新技术,发展高效率、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并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
智能制造整个过程中将智能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集成装备、3D打印等)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并通过各类感知技术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手段,以及各类系统优化软件提供生产方案,实现生产方案智能化。
2011年6月,美国启动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12年2月出台“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并设立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2013年,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日本大力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2016年,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举世瞩目。这些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全球已经快速进入智能制造时代。
2010年以前,中国传统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外部以及内部需求旺盛,导致资本投入能够快速实现盈利,从而不重视产品研发和产品线的升级换代。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内需下滑,同时外需受到东南亚等的新兴国家竞争替代,我国传统制造业景气度显著下滑。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在我国巨大需求市场的带动下,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仓储与物流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取得积极进展,工业设计仿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发展迅速。以工业机器人为例,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7.5万台,同比增长36.6%,已连续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中,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占我国市场的份额首次突破30%,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态势。
展望2017年,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工业软件将继续高速发展。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制造装备的深度融合,装备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越来越多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构建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在线监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二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资源协同平台,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制造资源共享,开展制造过程关键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于高端制造业国产化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报告大厅《2016-2021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预计,计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