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乳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7年乳制品企业布局分析:争抢低温奶高端奶市场
 低温奶 2017-02-22 11:38:56

  随着乳制品行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乳制品产业布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7年我国乳制品企业布局分析详情如下。

  《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奠定了今后5年我国奶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十三五”奶业规划从奶源、物流、加工、监管等多方面对于中国乳制品行业整个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未来中国乳企能够在奶源建设、品质安全、研发配方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时实现乳业健康生态循环的养殖模式。

  2017年国内乳企布局分析

  随着乳制品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乳企开始争夺上游市场,在增持国内最大原奶供应商现代牧业之后,蒙牛乳业在日前举行的特别股东大会上宣布,准备全额要约收购现代牧业。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低温奶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低温产业发展,奶源再次得到高度重视。如今,全国性和区域性乳企均在加快布局,抢占低温奶和高端奶市场。

2017年乳制品企业布局分析:争抢低温奶高端奶市场

  为低温奶战略转型做铺垫

  继增持现代牧业股权后,蒙牛又欲要约收购现代牧业。在业内看来,蒙牛此举是为低温奶战略转型做铺垫,预计其下一步将发力巴氏奶等低温产品。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谷继承此前指出:“2015年,全国原奶产量达3900万吨,其中低温奶增长迅速,占液态奶的比重已经接近三成。随着低温奶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未来低温奶将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低温奶产品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400家,并且区域龙头乳企的低温奶增速达到了20%左右。

  由于保质期短、对冷链运输设备要求高,低温巴氏奶的原料奶必须就近取得,且销售半径也只有300公里-500公里。据媒体统计,目前低温巴氏奶以城市奶及地方品牌为主,例如北京地区的三元、华东的光明、西南市场的新希望、广东地区的燕塘乳业、东北的辉山等。在低温酸奶方面,蒙牛、伊利、光明三大乳业巨头则占据全国六成市场。

  蒙牛方面表示,收购现代牧业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要发展低温奶。目前,中国内地低温奶市场与常温奶销售比例是1:4,而其他发达国家市场已达到1比1,内地市场仍有发展空间。收购现代牧业后,由于两家公司的协同效应多,如在下游产品、上游质量检测等,可改善蒙牛和现代牧业在上游业务的利润,以及让公司的乳制品定位更清晰。

  蒙牛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此次增持,将有助于进一步确保高质量的上游奶源供应,助力蒙牛发展低温业务;补充蒙牛的中高端产品线,巩固蒙牛在高端乳制品品类的市场领导地位。”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低温产业发展,奶源再次得到高度重视。蒙牛要转型发展低温产业,必须要有优质而且具有一定分布性的奶源基础,现代牧业对蒙牛而言是一个较好的标的,增持现代牧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现代牧业,进而打造符合蒙牛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奶源基地。

  乳企巨头争走高端路线

  奶粉新政对婴儿配方奶粉注册作出明确要求,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与配方数量加以限制,2018年1月前为过渡期。在应对配方注册的同时,乳企纷纷瞄准细分市场,推出高端、超高端产品,抢在过渡期内布局市场空白。

  其他细分领域增长同样迅速。在中老年奶粉领域,目前已有300多个品牌在市面上销售,2016年品牌量增长约六成。部分乳企还盯上了液态奶市场。

  乳企竞相布局低温奶和高端奶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低温奶和高端奶市场增速很快,而原奶供应优质稳定是其成功的基础。如今,全国性和区域性乳企均在加快布局,加强对上游奶源的掌控力,以抢占低温奶和高端奶市场。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蒙牛乳业看准时机一举增持现代牧业,便是其进一步掌控上游优质奶源的重要战略。而在蒙牛收购现代牧业之前,伊利股份已于2016年10月发布公告称,出价52.9亿港元收购中国圣牧37%的股权,布局上游原奶领域。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受原奶价格下跌的冲击,国内原奶上市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但这并没有阻挡乳制品企业向上游布局的脚步。除传统的乳业巨头外,区域性乳业也在利用产业链优势加码低温奶产品。

  据媒体报道,日本朝日集团近期公布,将出售山东朝日绿源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朝日绿源乳业有限公司,出售对象为新希望集团旗下的新希望乳业。有乳企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事实上,从这几年发展数据看,低温奶增速比常温奶快,包括欧美等地都在发展低温奶。常温奶保质期长,制作工艺和低温奶不一样。而新希望的定位就是打造“中国鲜奶第一品牌”。

  目前,低温奶产业更是得到了政策的扶持。近日,农业部网站刊发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五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该规划明确表示支持加工企业自建、收购、参股、托管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比例,强调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从当前乳企布局形势来看,奶源问题依旧是各大乳企争夺的重点,我国低温奶产业利好政策不断,发展前景广阔。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低温奶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