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通过对我国智能硬件市场分析了解到,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智能硬件产业稳步发展。
自2013智能硬件元年开启,14、15年智能硬件销量爆发式增长,为进一步提高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硬件应用普及,工信部、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助推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
随着智能硬件井喷式爆发,预计2021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超过300亿元,而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但智能硬件创新创业仍旧存在供应链是否可靠的问题。
白皮书显示,2014年智能硬件元年开启后,国内智能硬件规模迅速达到了108亿元币,至2015年销量达到424亿,2016年也将突破552亿元。我国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2015的销售额分别达到159亿和104亿,智能家具和可穿戴设备占比超过50%,规模均超过100亿。其中,智能家居占比36.6%,智能穿戴占比23.5%,智能交通占比13.6%,智能医疗占比4.1%。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智能硬件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智能硬件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北京,深圳企业占比44.4%,对国内其他城市保持绝对优势。虽然市场大趋势下智能硬件势如破竹,如今智能硬件创新创业仍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供应链是否可靠,是决定智能硬件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
“真正的智能、安全以及节能毫无疑问是市场对家居智能硬件的关键诉求。”智能硬件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智能手机从设备基础、使用习惯,甚至消费者生活方式等方面为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打下了基础。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会不断扩大。预计到2021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家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460亿元。
通过对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分析获悉,智能硬件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每一个环节都可深挖其商业价值。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智能硬件品牌,关键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积极寻求与其他关联企业的全方位合作,解决互融互通的问题,快速构建成熟的产业生态圈;二是打造消费者优质的使用体验,提高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三是大力促进企业内部革新与创造,为企业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从这三个因素着手,打造优质的智能硬件品牌,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