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环保其他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6年环保包装行业现状分析:尚有瓶颈待破
 环保包装 2016-11-14 16:33:57

  2016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为1770.4亿元,全网总包裹数达到了10.7亿个。很多人在双十一这天进行了“血拼”,而在高销售额和多包裹数的同时,快递包装过度、循环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环保包装需求迫切。以下是宇博智业小编整理的2016年环保包装行业现状分析:尚有瓶颈待破

环保包装

  现状:递包装过度、循环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

  目前,快递包装过度、循环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从国家层面到相关企业都已开始行动,采取了研发可降解材料、促进包装循环利用等措施。不过,包装标准滞后、回收循环较难、环保意识不足,仍是三大瓶颈。绿色包装破局,有待政府、企业、消费者形成强大合力。

  一袋1300毫升的洗衣液,包两层气泡袋、卷两圈胶带,加上气泡枕放入纸箱,再在纸箱上卷四圈胶带作井字形固定。这是近日记者在浙江宁波某快递仓库看到的打包场景。

  2016年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刚刚过去的“双11”,是方案出台后对快递行业的首次大考。尽管已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快递过度包装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随着网购井喷而来的天量快递包装,正给环境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

  2016-2021年中国环保包装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快递纸箱回收率不到20%,包括透明胶带、空气囊、塑料袋等在内的包装物,大部分被送进垃圾场填埋,这些包装的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烧,则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趋势:快递行业包装走向绿色化

  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和污染,业内人士呼吁:重视快递行业的包装绿色化。

  从国家层面到相关企业,也确实已经开始寻求变化。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将“绿色邮政”列入2016年十大重点工作,“将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广绿色包装:一是健全快递业包装法律法规体系,如推动将快件包装列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强制回收目录。二是制修订快递业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强化快递业包装日常监管,推动出台快件绿色包装环保标识认定使用和管理办法,探索将绿色包装等环保指标纳入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据了解,国家邮政局目前已经形成《快递绿色包装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广泛征求快递企业意见。

  推进包装绿色化,企业的角色不可或缺。在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看来,推广绿色包装意义重大,一是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将带来生产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用户体验的升级。

  难点:尚需破解包装标准滞后、回收循环较难等瓶颈

  虽然“绿色包装”能实现多方共赢,但在实际推广中却困难不少。据统计,有55.6%的消费者在拿到快件后便将包装丢弃。快递包装标准滞后、回收循环较难、环保意识不足,是阻碍快递包装绿色化的三大瓶颈。

  对于包装标准,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说,现行标准多为推荐性指标,约束力不强,执行有难度。以全生物降解快递袋为例,徐俊华介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目前国家层面标准缺失,造成推广困难。”

  受限于时间和效率,快递公司主动回收包装的意向并不强。“快递员每天至少派送200单快递,上门回收包装会降低效率。而且快递车运能有限,如果都用来放回收包装,哪有空间储存需派送的快递?”圆通北京分公司安保监管部门经理麻雪红很无奈。而且,很多快递包装由于胶带过度使用,消费者只能破损拆封,包装回收循环的价值丧失。

  之所以对快递“五花大绑”,还是怕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减少过度包装,提高快递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亦是重要一环。《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增加培训力度、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包装。

  绿色包装也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和社会环保理念的提升。“平时快递不少,很多包装我都直接扔了,如果有回收渠道我愿为环保出力。”北京市民付女士说。北京市近邻宝物流服务中心农大店建有专门的包裹拆件台和包裹回收箱,虽然每天有一两百个纸箱回收再利用,但相比庞大的包裹量,回收率依然较低。“还是要靠大家的环保意识。没有环保理念,再多的回收平台也是摆设。”近邻宝副总经理邓庆元表示。

  “绿色包装不再只是一个行业问题,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邮政管理部门和邮政快递企业义不容辞,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广泛支持,形成强大合力。”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认为。

  综上所述,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一步步深入,环保包装行业将成为包装行业的必然趋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环保包装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