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商贸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持续“高烧” 多数商品价格已连涨3个月
 大宗商品 2016-10-13 09:39:35

  大宗商品市场持续“高烧”,至今多数商品价格已连涨3个月。据生意社大宗58榜显示,9月60.34%的商品价格上涨,39.66%的商品价格下跌。环比来看,价格上涨商品比例基本相当。同比来看,有59%的商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有近四成商品价格同比涨幅超10%,焦炭价格同比涨幅高达83.65%,聚合MDI价格同比上涨达到103.15%。不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9月份的市场可以说是分量充足的“金九”,延续了8月份的火热。

  9月份,价格环比上升的商品共37种,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共9种)和有色金属板块(共8种)。价格涨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能源板块,涨幅前三的商品分别为聚合MDI(37.26%)、焦炭(23.06%)和动力煤(环渤海)(13.56%)。

  聚合MDI成9月份价格涨幅冠军。

  在其他有机类化工品纯苯(-0.09%)、乙二醇(-1.54%)价格纷纷走跌的同时,聚合MDI却与之背道而行,价格一度涨到2013年初水平。此波聚合MDI价格的大涨一方面受到之前G20杭州峰会召开期间限产或停车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工厂方面出现的意外情况,如烟台万华装置爆炸、东曹瑞安装置运行不稳暂时停售等都导致了货紧价扬。除聚合MDI、醋酸及部分无机化工品外,其余商品价格维持跌势,化工板块仍呈两极分化局面。

  能源板块继续大爆发。9月份,价格上涨幅度靠前的仍是炼焦煤、焦炭、动力煤等,动力煤、焦炭价格基本涨回到2014年初水平,炼焦煤价格也涨回到2015年2月份水平。尽管煤炭类商品价格仍保持涨势,但整个煤焦钢板块进入9月份后价格上行动能有所减弱,炼焦煤、焦炭,包括动力煤在内,三者价格涨幅均不及8月份。钢材类商品价格9月份也开始纷纷回调,8月涨幅均超过10%的无缝管、冷轧板等9月份纷纷收跌,螺纹钢、线材等价格也已全线回调,且螺纹钢价格以3.84%的跌幅几近垫底跌幅榜,钢铁板块9月份受到重创。煤焦钢由8月份的集体翻红沦为煤炭类商品的“独角戏”。

大宗商品

  有色金属板块结束两极分化局面,全线飘红。以铅(+8.33%)、铝(+6.02%)领衔,基本金属包括贵金属在内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8月垫底的白银9月以2.74%的涨幅成功逆袭,此前一直处于跌势的铜也扭转局面,价格涨幅一度超过3%。

  9月价格下降的商品共23种,集中于钢铁(共6种)和农副产品(共5种)。价格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农副板块,前三的商品分别为鸡蛋(-20.51%)、玉米(-8.05%)、生猪(外三元)(-5.20%)。8月的价格涨幅冠军鸡蛋9月却摔到地上,跌幅几乎垫底。中秋假期过后,生猪、玉米价格也大幅回落,分别列跌幅榜的冠亚军。白糖、豆粕却备受追捧,冲进涨幅榜,节日效应过后农副类商品走势开始分化。

  生意社分析师范艳霞指出,9月市场之所以仍“高烧不退”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原油价格在8月份大涨之后9月份虽有回调,但基本稳定在43美元/桶之上,并再次出现大涨,没有很明显的下调信号,基本稳定了市场的大基调;二是“海潮效应”,市场可以比作是海水,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停产检修等一系列因素都可视作是“大引力”,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大引力已基本达到最大化,所以市场出现了上涨的大潮,越是大潮越不容易退去;三是市场开始滋生炒作心理,商家的推涨和惜售助长了上涨气氛,部分商品价格甚至呈非理性上涨,诸如动力煤、焦炭等短短两个月内价格涨幅已经将过去两三年的跌幅涨回,而聚合MDI价格短短一个月涨回到2013年初的水平。

  阶段性的供应紧缩和各种利好给9月份市场带来了超预期的上涨,在整个上涨大潮还没有显示出退却的迹象下,10月份市场仍可期待,预计10月份市场整体涨幅或会收缩至2%左右,预计市场涨跌比例或五五开。就板块和行业来看,如若原油在冻产协议初步达成后10月份上涨方向明确,如能源、有机化工品、塑料等部分商品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从钢铁板块9月份的表现来,在房地产如此火爆的背景下,钢材类商品价格已基本开启回调,且随着各地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出台,钢铁、建材板块10月份或会降温。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大宗商品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