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欣欣向荣的市场局面下,各种问题混杂缠绕。尽管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了环比下滑态势,但其上游锂电行业却依旧热度不减。日前由锂电大数据主办、起点研究等协办的“2016第三届中国锂电产业峰会暨锂电百强企业寻访数据发布会”便展现了冰山一角,现场座无虚席、人山人海。
记者现场了解到,本次峰会共有全国超过400位锂电产业链CEO、专家等出席,业内集中对锂电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动力电池新国标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和安全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起点研究CEO李振强在会上表示,从中国锂电池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远低于国外。2015年全球中国锂电池前10的市场集中度为44.4 %,前10强中有只有一家没有涉及动力电池。李振强预测,到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96.11GWH,未来3年复合增长达25%,EV保持40%以上复合增长,而ESS市场爆发预计在2018年。
而从锂电材料来看,该领域产量激增,国内企业表现出色。李振强指出,正极材料市场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产量为10.25万吨,中国为5.1万吨;负极材料市场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为6.68万吨,中国为 3.96万吨;隔膜市场方面,2016上半年全球隔膜产量为7.9亿平米,同比增长20.8%,中国隔膜产量为4.0亿平米,同比增长31.6%。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锂电行业并购、扩产热度也不减。据李振强介绍,2016年上半年,锂电行业共发生30起并购案件,另外,锂电上游材料企业也正纷纷扩产。
行业火热的背后,问题亦不容忽视。中国微型电动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罗会明在会上指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电池寿命短、安全事故频发、电池回收难、性能下降快等问题也制约了动力电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罗会明建议企业要“ 面向市场需求,安全优先,垂直、横向联合扎实进行技术攻关,多参加行业交流,做好细分市场,积极参与标准起草和讨论,注重环保和回收,不要过度依赖政府补贴”。
下半年走势分析
(一)市场驱动效果进一步显现
由于明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退坡,降幅达到20%,因此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会在下半年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继续提升。同时,下半年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消费旺季,加上iPhone 7面世,手机市场将迎来一波产销高潮。因此,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和手机还将延续上半年快速发展势头,带动锂离子电池市场持续扩大。预计全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66亿只,同比增长17.8%。而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GWh,约占锂离子电池市场总规模的60%。
(二)动力电池价格将出现跳水
从2014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尽管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快速提升,但市场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展望下半年,一方面是市场供需平衡被打破,动力电池的供给能力明显大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开始加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使得未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目录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将难以获得订单。因此,部分企业为了争取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订单,肯定会采取降价方式,继而引发动力电池价格战,价格明显下降可期。
(三)配套材料供需仍将偏紧
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在内的配套材料生产企业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运营数据证实了这一点。尽管配套材料骨干企业在过去一年也在积极扩大产能,但由于投产周期、客户验证时间等限制,产能释放速度较慢。展望下半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配套材料供给能力增长有限,市场供需还将维持偏紧状态,相关产品价格可能攀升。
展望下半年,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还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将达到66亿只,但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更多相关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锂电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