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农产品电商 2015-09-21 14:03:09

近20年来我国农产品电商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产品电商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寡头竞争格局,“两超”是两个超级垄断网站,如阿里系网站、京东系网站,加起来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多强”是“我买网”等许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网站;“小众”是指具有特色的网站,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龙宝溯源商城。但仍存在诸多问题,2015年又出现新的农产品滞销的事件,如广东佛山火龙果不能及时卖出倒入鱼溏喂鱼。以下是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一是“千网一面

       电商网站建设没有特色、上网“千网一面”、下网也“千网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这也是京东与阿里经营竞争得死去活来的真正原因,如果错位经营也就不会出现如此恶劣的竞争格局了。

二是成本高企

      冷链园区、冷链库、冷链车数量增加了不少,全国从总体来说,数量增加了不少,但是运营效率不高,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4000家中仅有1%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

三是标准化不一

      农产品标准不统一,农产品的品种较多,复杂多样,因此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难以规模化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农产品物流托盘不统一,运营成本较高,难以降低下来。农产品交易的标准不统一,大量的违法、违规、违标交易现象存在。

四是信任度低

       农产品具有周期性、价格波动性,导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均不稳定,难以形成一种协同关系,长期形成的协同关系有利于降低成本。

五是安全性低

       许多农产品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农业部启动“农药零增长”计划并不等于不用农药、而是需要用好农药、掌握用药的时间。

六是营商环境不好

       当前农村电商市场是“寡头市场”,阿里系、京东系垄断了全国整个网络市场80%的市场份额,其他农村网络零售电商主要受两大电商影响,特别是“小众特色”电商优势难以发挥。许多大平台由于海量的网商存在,平台难以管理,导致出现许多的价格违法、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屡见不鲜,难以进行正常管理。

七是农产品电商泡沫较大

       近两年来,各级政府重视电商进农村,阿里、京东、苏宁、邮政、电信等大量进入农村,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村村冒烟、家家点火”的状况,我把它叫做“大跃进电商”、“人民公社电商”来了,出现了许多不重视实效的事情。

八是不注重农产品电商品牌

       许多农产品电商采取了用风险投资基金(VC)、私募基金(PF)来融、到股票等证券市场融资,于是大量“烧钱赚眼球”(Attentioneconomy),自建物流和物流园区,并不注重农产品电商品牌效应,甚至出现了许多“大公司病”,大量的“刷单”、超低价疲劳促销、硬性的疲劳消费,具有较大的负面效应。一旦融资来的“钱烧完了”,危机也就来了。

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路径,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相关农产品电商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农产品电商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