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综合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14年我国创新要素布局优化报告
 创新 2014-07-10 16:44:21


  创新要素新布局的基本特征是:东部领先,东北下滑,西部落后,中部分化。

  创新要素新布局初步成型

  (一)经济发达省市集中了全国主要创新资源

  过去20年,我国创新要素流动的大趋势是从内陆向沿海发达省份转移。目前,“京、粤、苏、沪、鲁、浙”已经取代20年前的“京、苏、辽、川、粤、沪”,成为科研人才、研发经费、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企业等创新要素的主要集聚地。2010年,这六个省份汇集了全国60%的研发经费、50%的科研人员、35%的高等学校、40%的科研机构、70%的发明专利和高技术企业,以及75%的技术交易额。

  与此相反,20年来在全国创新要素格局中下滑最大的是东北三省和西部四省区(四川、云南、陕西和宁夏)。辽宁和四川已不再是主要的创新要素集聚地,其地位被山东和浙江取代。

  当前,以北京、广东、江苏等少数省市为主的创新要素新格局初步形成。这些地区已经是“创新要素集聚地”,但还未发展为真正的“创新中心”。这些地区的创新环境虽在国内有相对优势,但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中心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创新中心一般只有少数几个。哪些地区能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创新中心,目前仍是未知数。但区域间对创新要素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二)创新要素集聚速度加快,区域差距明显扩大

  我国区域间创新要素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近10年呈加速趋势。1991年,创新要素综合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最低省份的13倍,2001年是17倍,2010年已高达42倍。尤其是在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交易额和高技术企业数量方面,差距拉大趋势更明显。目前,创新要素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已经赶上了区域经济不均等程度,且超越趋势明显。

  (三)多层次的创新要素分布格局初步形成且继续分化

  区域创新要素富集程度可分为四个梯队,省市排名每隔五年左右就会发生变化。

  领先的第一梯队包括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和浙江,已形成较强的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北京虽然综合排名始终保持首位,但是领先优势正在弱化。目前,北京除在研发经费投入、科研机构数量和技术交易额方面保持优势外,发明专利和风险投资额分居第二和第三,科研人员数量、高校和高技术企业数量已退出前三位。作为经济最活跃的省份,广东和江苏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很强,是我国主要创新中心的有力竞争者。

  处于第二梯队的是辽宁和湖北、四川、安徽、湖南、河南、陕西、山西和天津等中西部省份。这些省份原本拥有较丰富的科技资源,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吸引力大幅下降。第二梯队内部仍在继续分化。福建、江西、天津、湖南等省创新要素集聚度上升较快,而山西、湖北、辽宁和四川等省仍在下滑。

  处于第三梯队的主要是广西、云南、甘肃、内蒙古等西部欠发达省份。这些地区原本就科技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使其更缺乏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对第二梯队中继续下滑的省份和第三梯队省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难度更大。

  (四)创新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明显提高

  研究发现,当各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0~15000元,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后,创新要素富集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加密切。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已经越过这一分界点,进入到创新发挥更大作用的阶段。各地对创新要素的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是否拥有相对丰富的创新要素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

  创新要素新布局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创新要素新布局是在要素数量普遍增长的背景下向少数地区快速集中的过程。实际上,创新要素集聚不仅发生在省份之间。在一省内部,创新要素向少数城市集中;在一个城市内部,创新要素向少数区县集中。总的来看,城市是创新要素集聚的基本单位。

  促使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的根本动力来自市场,而不是政府调控。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改革减少了创新要素流动的障碍。在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更多地流向了经济发达地区。

  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虽然会加剧区域间不平衡,却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与利用行政手段分配创新要素相比,市场化的配置方式更能反映市场需求,实现要素价值最大化。应予肯定的是,创新要素区域布局的优化提高了生产率,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间在创新要素富集度和吸引力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发展理念、创新环境和创新政策上的差距。发达地区长期以来更重视区域创新环境建设,长期坚持较高的创新投入,探索建立更合理的创新政策体系。经过长期积累,本地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逐步提升,基于创新的区域新优势正在形成。

  总体改革与区域突破相结合,促进创新要素提质增效和布局优化

  (一)政府科技资源配置应遵从市场和创新规律

  首先,我国已进入创新要素需求高增长期,应更加重视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创新投入;通过改革提高创新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消除制约创新要素跨区域、跨部门流动的制度障碍。

  其次,政府在科技经费、人员和设备设施等投入上应坚持市场导向,让资源流向最能发挥作用,最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地方。科学、慎重地制定涉及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创新要素布局调整的规划和政策。防止因违背市场和创新规律形成“科技资源孤岛”,导致资源浪费、人员流失、水平下降。更多内容,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市场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第三,重视并完善大型科研仪器等公共科技资源平台开放共享的机制和政策。科研仪器设备随着科研项目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符合创新规律,促进开放共享既有利于满足欠发达地区科研需求,又减少了资源配置中的效率损失。

  第四,政府要有针对性地支持欠发达地区提升本地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以及有当地特色的科技资源平台建设。

  (二)以区域创新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支持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可以考虑在广东、江苏、浙江和北京等创新要素集聚地,系统推进区域创新体系改革试点。改变以往创新试点主要围绕科技体制,就个别政策先行先试的做法。以实现区域创新环境与国际接轨为目标,授权试点地区在科技体制、知识产权、高等教育、科研院所、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开放培育中国未来的创新中心,促进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广东和浙江等省份的经验表明,创新资源先天禀赋的不足并非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努力完善创新环境,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逐步形成有本地特色的创新要素吸引力和创新基础。地方政府应当担负起创新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角色,积极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短板,营造留住、吸引、活跃创新要素的软硬件环境,培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创新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