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全年CPI同比上涨2.6%。12月CPI涨幅大幅低于11月份,创7个月新低,大大低于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解释称,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暖冬”因素,都对CPI的回落产生了影响。
去年12月份,CPI环比上涨0.3%,涨幅从11月份的负数重新回到正数,表明当月物价总水平较上月有所上涨。不过,这一月的同比涨幅为2.5%,较11 月大幅下滑0.5个百分点,表明较去年同期的涨幅开始回落。据测算,在12月份2.5%的物价总水平涨幅中,因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0,新涨价因素为 2.5个百分点。
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出现六涨两跌的格局,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大,为4.1%。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4%,衣着价格同比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同比上涨2.9%,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房租价格同比上涨4.7%。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12月份CPI涨幅大幅回落,主要是当月蔬菜价格环比下降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该月全国平均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属于暖冬,使得蔬菜生产和运输量稳定增加得到有力的保障;二是国内大白菜、西红柿、芹菜等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下降。
对于2014年的物价形势目前专家看法不一。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3年CPI低于调控目标主要是由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造成的,预计今年的CPI涨幅将延续平稳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