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既有分离、浓缩、净化和脱盐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回用处理、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超纯净水等行业。膜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
膜的工业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按照材质主要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水处理工业中常用的多为有机膜,包括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和微滤膜等主要品种。随着膜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膜法水处理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工业中的应用已经度过摇篮期,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成为水处理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目前,全球膜组件成套设备和膜工程的市场已达到数百亿美元。据中国膜工业协会分析预测,2010年,我国膜市场需求将达200亿元,而且还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国内市场份额仅占2%。
原因何在?水处理领域应用最广的是反渗透膜,其原材料目前被美、日、西欧的少数国家垄断,国内市场主要被美国陶氏化学、科氏、海得能,日本东电工、旭化成、东丽等几家公司瓜分。国内从事反渗透膜的企业只有几家,还没一家能形成产业化,性能和国外的膜尚无法相比。
同时国内反渗透膜目前有90%是进口产品,超滤和微滤膜约40%进口,而用于制作膜的原材料有50%—70%依赖进口。和国外膜工业相比,我国早期的膜工业呈现技术水平低、膜品种少、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窄、行业管理薄弱等不足。照此发展,膜市场走出外资垄断困局将会成为一个空谈,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