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便携笔记本淡化了传统笔记本对性能的追求,转而强调便携性、超低价格、随时随地畅游互联网,而英特尔也专门为超便携移动平台开发了迅驰凌动处理器Atom,在这些因素的促动下,超便携笔记本市场已经由之前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如今的“百花齐放”。
那么,超便携笔记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呢?以下ZDC从市场发展现状、竞争对手分析、市场驱动因素、市场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超便携笔记本市场发展现状
品牌现状:PC四巨头全部入局
在超便携笔记本市场繁荣的同时,竞争也不可避免。早在2007年年终,华硕便推出了易PC,开始引领超便携笔记本的走势,很快其他的PC厂商也纷纷跟进。
惠普、宏碁、联想也加入竞争行列,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国内外PC厂商都加入了超便携笔记本的战团。9月份,戴尔也正式公布了首款超便携笔记本,这也意味着戴尔继联想之后正式加入超便携笔记本市场的竞争,标志着全球前四大PC巨头已经全部入局。
产品现状: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在超便携笔记本市场上,各大厂商积极布局。华硕在2007年10月推出了7英寸Eee PC,2008年4月推出2代8.9英寸Eee PC,6月推出10英寸的Eee PC。惠普推出了首款HP 2133Mini-Note笔记本。宏碁也推出了Aspire One低价超便携笔记本。
在经过了大半年的酝酿后,联想在2008年8月份发布了IdeaPad S9、S10两款超便携笔记本。继联想之后,戴尔也发布了首款超便携笔记本——Inspiron Mini 9。 至此,国际主流PC大厂中都已经开始销售超便携笔记本。
超便携市场的火热也使得一些中小级厂商纷纷加入,在碟机市场较有知名度的万利达推出iPC;方正推出带有把手和可更换外壳的Big1;拥有雄厚代工制造力量的技嘉推出了以可旋转屏幕为最大卖点的M912;微星推出了10.2英寸的Wind笔记本;威盛发布OpenBook笔记本;英业达推出V10,堪称是目前市场上价格最为低廉的超便携笔记本。
在华硕易PC热销的带动下,不少厂商纷纷加入超便携笔记本阵营,不论是品牌厂商还是供应链渠道都在蠢蠢欲动。随着英特尔、威盛、NVIDIA等上游芯片厂商核心处理器的发布,不仅惠普、宏碁、戴尔、联想四大巨头陆续跟进,AOC、海尔、万利达等消费类电子厂商也欲分得一杯羹,一场超便携笔记本市场之战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