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能源其它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湖南省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资源 2004-06-24 08:15:00
    随着湖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短缺已日益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直接制约。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湖南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湖南资源产业的现状,旨在探讨湖南资源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资源消耗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经济成就,“八五” 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10.5%,“九五” 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9.7%,2001―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9.0%、9.0%、9.6%,到2003年湖南经济总量已达4638.73亿元。在追求GDP增长的过程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湖南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消耗也在高速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资源的高消费实现的,根据湖南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1997-2002年间,GDP总量由2993.01亿元上升到4340.94亿元,增长1.45倍, 而同期各产品部门对能源的消耗(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钢材的消耗(钢压延加工业)、水泥的消耗(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电力(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资源(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消耗分别增长了1.78倍、2.04倍、1.32倍、3.19倍、2.32,各部门对资源消耗的增长大都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长。

    二、湖南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困境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消耗,但湖南省的资源供应总量相对不足,资源总量缺口日益加大。由于湖南省石油、天然气没有探明储量,湖南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无产出,作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100%,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调进(含进口与地区间流入)2002年比1997年增加80.68亿元。1997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为净调进,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为净调出,2002年湖南省矿产资源采掘业的产品皆为净调进。

    虽然地区的资源不足可以通过进口和地区间的流入来解决,但我们经济增长所面临的资源供给的大环境也不容乐观。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一份题为《未来20年中国矿产资源的需求与安全供应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今后2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5倍。

    我国现有煤炭的探明储量为818亿吨,石油为25亿吨,天然气为5.4亿吨。以2000年为起始点,到2020年,中国年需煤炭16~18亿吨,20年累计需247~268亿吨;石油年需5.5~6.4亿吨,10年累计需85~92亿吨;天然气年需0.6~0.7亿吨,10年累计需9.2~10亿吨。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

    在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上,我们同样面临用什么来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认为,2012~2014年,中国将迎来年2.4~2.6亿吨铁的消费高峰,未来20年缺口将达30亿吨;2019~2023年,将迎来年530~680万吨铜的消费高峰,未来20年缺口将达5000~6000万吨;2022~2028年,将迎来年1300万吨铝的消费峰值,未来20年缺口将达1亿吨。

    三、湖南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湖南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齐全,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0.18%;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5种,非金属矿产74种,水汽矿种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01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71.63%。全省共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105处,中型矿床277处,小型矿床1163处,矿点5000余处。

    湖南省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较前位次,全省共有57种矿的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前十位,3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前五位。重要矿产中,钨、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隐晶质石墨等居全国之首,钴、钒、锑、重晶石等居全国第二,金刚石位居第三,铅、锌、铌钽分别居四、五、六位。国内已发现的全部有色金属矿种湖南省几乎均有探明储量,其中钨、铋、锑的保有储量在全国乃至全球均具有优势,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34.8%、37.1%和9.34%,但大宗用途的富铁、富锰、富铅锌矿及铝等矿产储量严重不足,石油、天然气、钾盐等重要矿产没有探明储量;海泡石粘土、磷矿等矿产因用量小或矿石难选冶而虽有庞大储量却不能大规模开采利用。

    湖南省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是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如伴生金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岩金居第十九位;银几乎全是伴生矿,有色金属与稀有分散金属矿产也大多为共生、伴生矿。据湖南省148个有色金属矿山统计,其中有2种以上共生矿产的矿区129处,有伴生组份的矿区127处。共生、伴生矿产选冶难度大,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但综合利用价值大。

    (二)矿产资源产业在湖南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矿产资源产业包括采掘业和加工业,矿产资源的采掘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矿产资源加工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制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矿产资源产业在湖南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2002年湖南投入产出表,矿产资源产业产品总产出为1372.2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28%,占全社会产出的12.5%;增加值为439.2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 30.6%,占GDP的10.1%;矿产品调入调出贸易额占全省地区间流入和进口及地区间流出和出口贸易总额的 34.4 %。仅资源采掘业的从业人数就达78.41万人,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关系到湖南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湖南上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三)矿产资源采掘业总产出减少,加工业总产出增加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矿石产量的减少导致矿产资源采掘业产品总产出的逐步减少。2002年湖南矿产资源采掘业产品总产出为312.37亿元,比1997年的509.63亿元减少197.26亿元。矿产资源采掘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12.6%下降到6.4%,下降6.2个百分点。

    2002年湖南矿产资源加工业产品总产出为1059.88亿元,比1997年的817.23亿元增加242.65亿元,矿产资源加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20.2%上升到21.6%,上升1.4个百分点。

    矿产资源采掘业总产出减少,而对采掘业产品消耗最大的矿产资源加工业总产出增加,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表现。

    (四)矿产资源产业创造的增加值

    2002年湖南矿产资源产业增加值439.25亿元,其中采掘业增加值为153.99亿元,比1997年的141.76亿元增加了12.23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0.7%,比1997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加工业增加值为285.26亿元,比1997年的176.03亿元增加109.23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9.9 %,比1997年上升3.7个百分点。全部矿产资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1%,比1997年的10.6%下降0.5个百分点。这与美、日、英、法、加等发达国家八十年代中后期水平基本相当。美国,1985年矿产资源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0.0%;日本,1987年矿产资源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9.7%;英国,1987年矿产资源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0.4%。

    (五)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特点 “二头小,中间大” 

    湖南省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特征是采选能力和深加工能力小,冶炼能力大。1997年金属矿采选业总产出在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出中占28.5%,金属冶炼业占44.2%,金属压延加工业占27.3%;2002年湖南省“二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结构更为突出,金属矿采选业占15.7%,比重比1997年下降12.8个百分点,金属冶炼业占60.2%,比1997年上升16个百分点,金属压延加工业占24.1%,比1997年下降3.2个百分点。

    (六)矿产资源产业投资结构重冶炼加工轻采选

    多年来,矿产资源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绝大多数是金属冶炼与加工项目,少有矿山采选项目。2003年金属采选业基本建设投资只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8.6%,金属采选业更新改造项目投资只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3.8%,采选业更新改造投资少,不利于提高选矿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按此趋势必将使湖南省冶炼与加工能力进一步加大,使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七)采掘业产品进口比例大,冶炼加工业产品出口比例大

    在矿产品进出口方面,2002年全省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56420万美元,进口总额19891万美元,其中:采掘业产品占进口总额61.4%,冶炼加工业产品占进口总额38.6%;出口总额36529万美元,其中:采掘业产品占出口总额的4.1%,冶炼加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额95.9%。从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方面也可以看出,湖南省矿产资源产业结构的特征是采选能力小和冶炼能力大,

   (八)随着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物耗水平在降低

    矿藏资源主要配置给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而加工冶炼业主要消耗采选业的产品。从湖南投入产出表可以看出,炼铁业、炼钢业、铁合金冶炼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有色金属冶炼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炼焦业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完全消耗系数2002年皆比1997年降低,完全消耗系数的降低说明生产对资源消耗的水平在下降。 

    可见虽然资源消耗的总量在增加,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资源消耗水平在降低。因此,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物耗的降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湖南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矿产资源总体呈现资源储量负增长

    据《湖南省截至2002年底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统计,2002年与上年相比,表中的81种矿产中,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的共33种,其中资源储量减少的矿产共29种,占资源储量发生变化矿种的87.9%,锑矿减少幅度最大达8.5%,煤炭资源减少幅度达0.8%,减少幅度在0.2%以上的矿产共12种,资源储量增加的矿产仅4种。

    目前,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呈现资源储量负增长,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下降。

    (二)各产品部门对矿产资源产品的消耗总量上升  

    矿产资源产业基本上属于中间产品型,中间产品型主要是作为生产使用。各产品部门对采掘业产品中间使用的消耗2002年比1997年增加96.04亿元,其中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品的消耗增加71.41亿元;各产品部门对加工业产品中间使用的消耗2002年比1997年增加346.55亿元,其中对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钢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产品的消耗分别增加79.49、96.01、115.9亿元。

    对矿产资源产品需求的增加与我们仍处于加速实现工业化阶段有关,工业化过程中需要消费大量矿产资源产品,只有完成了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耗水平才会有大幅下降,这已被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

    (三)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乏规模效益

    矿产资源开发只有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才有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湖南省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乏规模经济。湖南省现有矿山企业8007家,其中大型仅7家,中型44家,小型7956家,大中型矿山合计仅占全省矿山总数的1%。全省矿山企业年产固态矿石量21860万吨,平均单位企业年产矿量仅2.73万吨,全省矿山企业年销售产值116.72亿元,平均单位企业工业产值仅145.77万元,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粗放

    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尤其是集体、个体矿山,缺乏科学管理,资金技术力量薄弱,采富弃贫,经营粗放,效益不高,在资源利用效益十分低下情况下无序地开采着本来就不多的矿产资源,资源破坏浪费严重。我们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的总回收率只有30―40%,比工业发达国家低10-20%。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从有色金属矿的选、冶过程中回收有价值的元素70余种,美国选冶综合回收率达80%以上。日本从铜及多金属矿中回收多种元素,综合利用系数达85%以上。

    (五)冶炼业加工企业面临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危机

    矿产资源冶炼业加工企业,要消耗大量的矿产品,尤其冶炼业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2年湖南省矿产资源冶炼业加工业对电力的消耗就占全社会产品部门对电力消耗的17%。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造成了采掘业的萎缩衰退,能源的供应也面临种种限制,这些必然会影响到湖南省冶炼业加工业所需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冶炼业加工业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如果这些产业的发展得不到保证,将对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五、湖南矿产资源产业的定位及其政策取向

    湖南矿产资源产业如何定位及其政策取向,不仅关系着矿产资源产业本身的发展前景,更关系着湖南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湖南矿产资源产业的政策目标应是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供应、提高矿产资源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矿产资源产业依然是湖南经济的基础产业

    矿产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源于矿产资源,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来自属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永恒的重要价值,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可以说,没有矿产资源持续稳定的供应,就没有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矿产资源的基础地位不会因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改变,变化的只是资源利用方式。因此,矿产资源产业是永恒的基础产业。

    (二)经济决策和规划的着重点转向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总是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因为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不同,对资源的消耗程度也不相同。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今后的经济决策和规划,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用什么来保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这既有很多生产和技术问题,也有很多组织和制度问题,要有一套与之相应的体制和政策,要重视制度的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循环经济”包括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材料的回收利用是一个资本投入少,又能创造就业机会的产业。发展废物回收利用,能够节省能源。如:用铝矾土炼铝所需电量是以废铝作为金属原料炼铝所需电量的20倍;材料的回收利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用废料炼铝、炼钢铁的生产成本比用矿石少10―30%。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兴办循环利用资源产业。 

    (四)加大对采选业项目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

    湖南省矿产资源的赋存特征是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加大对采选业项目更新改造的投资力度,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价值,一方面可以增加矿山产品品种和数量,降低采矿选矿成本,增加企业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延长矿山的开采服务年限。

    矿产资源加工业也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个地区的矿产品消费状况主要是由其经济结构决定的,对湖南省而言,一个合理的经济结构应该是更多地使用人力资源和更少地或者说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经济的增长才有可能持续下去。

    (六)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收入机会

    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降下来,首先面对的,就是旧增长模式下既得利益的抵抗。同时,由于新的增长模式不可能马上建立,一旦经济减速,低收入阶层的失业将比高收入阶层的财富损失产生更大的压力,迫使决策者回到旧的增长模式去。因此,要努力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的增收机会。

    (七)开展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

    在我们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大资源与环境代价,开展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的反映经济的有效增长程度及其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和评估环境状况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如何影响经济的发展,为湖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系统、科学、客观的信息和数据,促进资源、环境管理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湖南省统计局核算处 张 晴)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资源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