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国内专家预测,2007~2008年俄国内居民的支付能力将会增强,这使俄对林产品的总需求量上涨,其涨幅可达到50%~80%,其中对进口林产品的需求量将超过对国产林产品的需求量。未来一段时间,建筑业、木材加工业、纸浆造纸业、水解工业与化学工业、矿山业以及包装、枕木、家具、居民生活必需品生产和建筑修理等行业和部门将成为俄罗斯林产品消费的主要领域。
到2015年,俄林产品消费量将迅猛增长,其中木材深加工产品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具体品种包括印刷用高质量纸品、包装用纸品、卫生纸和办公用纸。与2002年相比,2015年俄主要林产品增长幅度将分别为:用材增长2.3倍,锯材――2.85倍,胶合板――1.35倍,刨花板――1.18倍,纤维板――1.26倍,商品纸浆――1.42倍,纸――1.52倍,纸板――1.85倍,家具――1.6倍。
以上分析显示,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对林产品需求将呈不断增长趋势。俄罗斯的林产品消费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因此,大力开拓俄林产品市场,尤其是木材深加工产品市场则有利可图。
中国是林产品需求与消费大国。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对林产品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
中国林产品消费总量基本呈增长趋势,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长24.54%,2004年比2003年增长34.44%。
(1)房地产投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与装修、家具等行业对林产品需求的增长,2004年建筑与装修、家具行业林产品消费量分别为1.098412亿立方米和0.278066亿立方米。
(2)造纸工业快速发展使此类产业对林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2004年造纸工业林产品消费总量为0.753948亿立方米。
(3)中国主要林产品,其中包括原木、锯材、人造板、家具、纸浆、纸和纸制品等出口快速增长拉动了林产品需求的增长,2004年林产品出口总量为0.394158亿立方米。
中国林产品市场供求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供需活跃,南方地区资源紧缺。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一方面,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为林区林产品市场提供了品种多样的木材加工产品,有效地增加了市场供给,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对木材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木材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林产品的总需求量,也扩大了林产品需求的范围,林区林产品市场总体供需活跃。在中原地区、苏北地区以及西北等传统少林地区,由于木材加工和人造板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工培育的杨木市场交易旺盛。在西部地区,由于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电东输、西气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加上当地对木质装修产品消费的增加,林产品市场需求回升、交易活跃。在西南国有林区,由于天然林禁伐,林产品市场供给总量偏紧,林产品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优质大径材少、中小径材多,针叶材多、阔叶硬杂材少。
3.国内木材供给不足,进口木材平稳增长
自从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中国国内对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国产木材相对不足,每年中国国内的木材需求都存在较大的缺口。由于国产木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对原木的进口开始不断增长,如2004年进口原木等林产品的增长幅度达11.73%。这一增长幅度虽然比2003年回落27.43%,但进口原木在中国林产品需求市场中的比重仍达1/3。进口原木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国内原木供应的不足,使得中国原木市场总体价格水平基本保持平稳。
中国林产品需求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林产品的消费需求是推动森林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产品的需求量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投资规模、居民消费水平、林产品替代品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等。
目前,林业专家对未来几十年中国林产品需求进行了预测。到2010年,中国主要林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2.14亿~2.3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4亿~4.3亿立方米,2050年达到5.74亿~7.19亿立方米。
从俄林产品市场现状看,目前,俄罗斯能够向国内提供丰富的原木等初级林产品,且部分林产品能够用于出口;而俄罗斯木材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明显不足,俄国内所需的木材深加工产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由于森林资源的局限,国内所需的原木等初级林产品只能依赖进口;而中国的人造板,尤其是胶合板以及家具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能够大量出口。由此看来,中俄在林产品需求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是两国进行林业经贸合作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好转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俄国内对林产品的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俄罗斯专家在对2006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及相关因素进行总结时曾得出结论,2007年俄罗斯经济将在近几年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好转,俄居民收入将大幅增长。一般来说,居民收入增长对林产品消费有很大的影响。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其名义货币收入比2005年增长23.9%,其实际货币支出增长9.7%。任何需求都以一定收入为前提,俄罗斯林产品的需求也不例外。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其有能力增加对各方面的需求,其中包括对建筑、家具和室内装饰的需求。这必然带动对生产这些林产品的原材料需求的增长。而随着俄国内对林产品需求的增长,俄国内对进口林产品,尤其是木材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必然增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将继续实行“天保工程”。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对林产品的需求无论从品质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将不断增长。此外,中国政府将持续实施稳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实施林产品进口零关税以及放开经营权等鼓励木材进口政策,因此,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林产品需求市场将呈现比较旺盛的局面。
中国未来的林产品资源短缺主要是结构性短缺。2010年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小径材供应有余,而优质大径材,尤其是珍贵阔叶材的供应严重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装饰及家具用材需求量的迅速增加,预计在优质大径材(特别是优质阔叶大径材)方面的供需缺口将会进一步扩大。由于中国国内资源在短时期内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需要继续依赖国际市场。根据上述预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中国2010年的林产品进口在总量方面不会大幅度增加,但在进口品种上将出现明显变化。预计纸浆、纸和纸板的进口将出现下降趋势,但单板、锯材和原木的进口量将继续增加,其在林产品进口总量中的比重也将进一步扩大。胶合板的进口量将取决于届时的原木进口量和原木价格的变化。
通过对中国国内有关林产品需求趋势的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林产品的需求将强势增长。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对林产品的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
总之,通过对中俄林产品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趋势的比较可以看出,中俄在主要林产品需求结构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即俄罗斯对进口木材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对进口原木等初级林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中俄两国对某种林产品的强势需求恰好是对方的优势林产品。根据两国的需求差距以及两国的合作现状来看,中俄两国在林产品需求结构方面的互补性将继续保持,这将极大地促进中俄林业经贸合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