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碳酸锂作为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此外,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技术路线变迁、回收体系完善度以及非洲新锂矿项目的投产进度,这些因素都将重塑未来碳酸锂市场的竞争格局。以下是2025年碳酸锂行业分析。
2025年碳酸锂行业呈现 “供需双增、结构分化” 的鲜明特征,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的需求爆发成为打破市场平衡的关键变量。2022年全球碳酸锂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美元,《2025-2030年中国碳酸锂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以上。现从三大方面来了解2025年碳酸锂行业分析。
2025年全球碳酸锂产量预计在 155-160 万吨 LCE 之间,需求量因下半年需求超预期增长从 145 万吨上调至155 万吨 LCE,理论过剩量约 5 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实则极小。但供应端 “集中释放” 与需求端 “节奏错配” 导致市场呈现短期过剩表象,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
中国作为核心生产国,2024 年产量达 70.1 万吨,占全球 53%,2025 年更将贡献全球 70% 的产量增量,预计产量达 95.9 万吨,但国内月度开工率仅 50%,待投产能释放存在不确定性。海外市场中,澳大利亚矿山维持增产态势,非洲马里 Goulamina 矿山 11-12 月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巴西 MibraMine 矿山恢复生产后也将兑现预期产能。
国内辉石提锂受原料供应充足支撑,产能随冶炼产能扩张同步增长;云母提锂受原料限制,短期内产量保持稳定;盐湖提锂则有超 7 万吨新增产能投放,且多采用 DLE 工艺,受气温影响小,产量增长显著。南美智利 SQM 预计年度销量增长 10%,下半年发运量同比增加逾 1 万吨,阿根廷多个盐湖项目也逐步复产或投产,推动供应增长。
随着各国碳中和政策的推进,未来十年碳酸锂市场仍将保持高景气度。碳酸锂产业链主要包括矿石提锂、盐湖提锂、回收提锂三大生产路径,以及新能源电池、储能等终端应用领域。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碳酸锂需求达 98.5 万吨 LCE,占全球总需求的 66.1%,中国市场成为核心驱动力,1-4 月新能源车销量达 429.9 万辆,同比增长 46.3%,出口量同步增长 51.8%。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高镍三元电池渗透率上升带来的单位锂消耗量增加,进一步巩固了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储能领域 2025 年需求量预计为 25.2 万吨 LCE,占比 16.9%,全球锂电储能装机超 170GWh,同比增长 68%。中国 1-4 月储能中标容量累计达 132.9GWh,同比增幅高达 219.1%,电网侧、工商业及户储市场共同推动需求增长,该领域对碳酸锂的需求保持 35% 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消费电子领域 2025 年需求预计 15.3 万吨 LCE,占比 10.3%,其中智能手机电池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 8.06%,TWS 设备等新兴品类增速高达 53.9%。陶瓷玻璃行业作为传统应用领域,需求占比约 5%-7%,年复合增长率 2.62%,医药、润滑脂等其他行业合计需求约 10 万吨 LCE,占比不足 2%,构成需求稳定器。
碳酸锂价格在 2025 年 5 月跌至 5.8 万元 / 吨的低谷,低于行业 80 分位线 6 万元 / 吨、90 分位线 6.5 万元 / 吨的成本线,导致高成本企业面临亏损风险。随着市场情绪回暖及去库加速,11 月 14 日碳酸锂主力合约涨至 87360 元 / 吨,较 5 月低谷反弹超 50%,同期总库存降至 10.9058 万吨,较上周减少 1666 吨。
短期内碳酸锂市场供需双增,但需求增速下降导致去库速度放缓,基本面对锂价支撑减弱。不过宏观氛围回暖推动大宗商品普涨,叠加供应端可能出现的扰动因素,预计价格以震荡运行为主,难以出现大幅单边行情。
2026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基准增速 30%,对应需求 190 万吨,若增速达 40% 则需求进一步提升,而供应能力仅增长 25 万吨左右,增速约 10%。当需求增速达 40% 时将出现明确供应缺口,价格或突破 15 万元 / 吨,甚至可达 20 万元 / 吨,其中储能领域需求有望达 72 万吨 LCE,占比 38.7%,首次超过新能源汽车成为第一大消耗场景。
2025年碳酸锂行业处于供需格局的关键转折期,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的高增长成为需求核心驱动力。价格在成本支撑下实现阶段性反弹,但短期仍受供需节奏错配影响呈震荡态势。从长期看,2026 年供应增速滞后于需求增速的趋势已现,储能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将推动行业进入供不应求阶段,碳酸锂的 “白色石油” 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