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听力损失人群数量持续攀升,助听器市场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当前中国助听器使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市场潜力巨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为助听器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全球助听器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98.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52.1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6.47%。中国市场同样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助听器市场规模为71.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0.7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1%。全球听力损失人群预计在2025年达到15亿人,这一庞大的用户基础为助听器市场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中国助听器市场渗透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一线城市渗透率在8%-10%之间,而下沉市场渗透率不足3%。老年人群体作为助听器主要需求群体,其佩戴率不到5%,这一数据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患病率超过35%,意味着每三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存在不同程度听损。在1.8亿轻度听损人群中,不到5%佩戴助听器,显示出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近期政策层面释放出积极信号,2025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5-2030年)》,首次将“听力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高性能助听器纳入“首台套”补贴目录,最高补贴售价三成。长护险试点城市已将助听器纳入补贴目录,个人自付比例最低可降至三成。政策规划到2025年建立覆盖县级行政区的听力筛查网络,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助听器市场的扩容。
助听器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产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崛起。线上销量第一的品牌价格区间在1000-2000元,用户年龄分布中25-40岁群体占比46.19%,验配准确率达到98.7%。另一国产品牌年轻用户占比达70%,价格区间在1500-3000元。相比之下,国际品牌价格区间在2-5万元。国产品牌在专利布局方面表现积极,其中领先品牌累计申请专利3613项,获证1843项,助听器专项专利241项。国产中端智能助听器价格约为国际品牌三分之一,性价比优势明显。
助听器技术持续进步,骨传导助听器最大增益达到50-55dB,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新一代助听器产品单次续航时间建议超过10小时,提升用户体验。创新产品如挂脖式助听器价格定位在1500元每副,具备128通道和85.6%的降噪率,技术参数表现优异。线上销售渠道占比已提升至35%,下沉市场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年增40%的增速,渠道变革为助听器市场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总体来看,助听器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需求扩张的多重推动下,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产助听器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助听器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投资价值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