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全球产业变革浪潮中,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广西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在近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中部署了一系列系统性举措,聚焦关键金属全产业链升级,形成覆盖规划、整合、资本运营等环节的综合战略体系。本文结合区域发展政策与产业动态数据,解析其核心路径及市场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属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广西已启动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1+2+8”规划框架,包含《五年发展规划》《关键金属创新专项规划》《铝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八个配套实施方案。这一架构旨在通过顶层设计强化产业链协同,聚焦稀土、钨、铟等关键金属的战略布局,预计到2025年将带动超千亿元投资规模,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区域竞争新优势。
会议明确在河池市南丹县建设首个“关键金属综合试验区”,通过政策先行先试、技术攻关与资本引入的组合策略,推动矿产资源集约化开发。该区域将整合周边20%以上关键金属探明储量,并计划三年内培育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广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市场的核心节点。
针对行业分散低效问题,广西将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清理整合中小型矿权,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并建立动态监管平台。数据显示,当前全区有色金属产业中“小散乱”企业占比达15%,通过本次行动可释放约30万吨/年的关键金属产能潜力,提升行业集中度至70%以上。
计划年内完成广西关键金属产业集团的重组上市,整合区内主要矿产资源与冶炼资产,并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该集团将聚焦稀土分离、稀有金属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领域,预计2025年营收突破8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超400亿元,显著增强广西在国际金属定价权中的参与度。
配套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涵盖财税优惠、融资创新与要素保障,包括设立3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推行“矿产资源+绿色金融”联动模式等。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优化土地供给机制,预计可吸引社会资本500亿元以上投入金属新材料及循环经济项目。
战略协同下的广西金属产业发展图景
上述举措系统性回应了2025年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关键金属的战略价值。通过规划统筹、资源整合与资本杠杆的多维联动,广西不仅强化了自身作为全国重要金属产业基地的地位,更在绿色转型、技术迭代等维度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三年内,其关键金属产业规模有望实现年均12%以上的增长,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