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修行业蓬勃发展,喷漆房作为汽车维修和保养的重要设施,其使用频率显著增加。然而,喷漆房内易燃物质多、电气设备复杂,火灾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一起汽修厂喷漆房火灾事故的调查分析,探讨喷漆房火灾的原因、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旨在为喷漆房的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2025-2030年中国喷漆房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1年8月5日23时10分许,某汽车维修中心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8万余元。起火建筑原为化肥厂库房,改建为汽车维修中心后,设有车位3个,属于III类修车库。建筑东西长22米,南北宽11.7米,首层建筑面积257平方米,夹层建筑面积41平方米,场所总面积298平方米。火灾烧毁了汽修厂内的汽车、喷漆设备及其他物品。现场勘验发现,办公区整体过火较轻,喷漆房整体过火较为严重,吊顶全部塌落,木质材料全部炭化。喷漆房内有一辆皮卡车,车内装饰及车身可燃部件全部烧毁,车身玻璃全部熔融破碎。维修间整体过火较重,吊顶整体塌落。现场提取到具有金属熔痕特征的铝质导线残留物1份、铜质导线残留物2份,喷漆房内还提取到烟蒂、打火机、破损电线等潜在点火源。
喷漆房行业现状分析提到经过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火灾原因是建筑内的三相动力电缆线发生过负荷,引发下方纸箱、轮胎等可燃物,蔓延扩大成灾。喷漆房内开展喷漆作业时的材料多为易燃可燃物质,且喷漆房内存在烟蒂、明火、电火花等多种潜在点火源。为验证喷漆房内潜在点火源引燃可燃漆雾的可能性,开展了喷漆房内由油漆、固化剂和稀料等混合物形成的喷雾的火灾危险性模拟试验。
对喷漆房常用的稀释剂、清漆、金属面漆、普通面漆、底漆和固化剂等材料进行火灾危险性参数测试,主要测试液体的闪点、燃点和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测试结果显示,多数物质属于甲、乙类物质,易燃易爆。 四、喷漆房不同喷雾状态引燃试验
采用喷漆枪和普通喷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粒径雾滴的燃烧特性。喷漆枪形成的雾滴粒径相对较为均匀,中位粒径约为100μm;普通喷壶形成的液滴粒径大小不规则,中位粒径约为500~1000μm。引燃试验以稀释剂为材料,火焰喷枪作为点火源,测试喷漆枪和普通喷壶喷雾的引燃效果。结果表明,普通喷壶喷出的稀释剂喷雾极易被引燃,且燃烧区域较大;喷漆枪喷出的稀释剂喷雾不易被引燃,点火源火焰被高压空气打散,喷雾燃烧时仅有零星火星。
选取燃烧的烟蒂、蜡烛火、火焰喷枪、电火花、小型汽油油盘火等5类典型点火源,以稀释剂作为喷漆枪的试验材料,测定其在不同点火源下的引燃效果。经反复测试发现,燃烧的烟蒂、电火花未能引燃稀释剂喷雾;蜡烛火无引燃现象或被喷雾中的高压气体熄灭;火焰喷枪、小型汽油油盘火作用下,稀释剂喷雾几乎无明显燃烧现象。
喷漆厂房内持续一段时间作业,各类原料的易挥发可燃蒸气聚集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可能被电火花、明火等典型点火源引燃。试制了喷漆枪喷雾燃爆试验装置,试验装置主要由爆炸方腔、喷漆枪模拟装置、高压气罐等构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调配漆的燃爆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底漆调配漆燃爆时涉及可燃蒸气爆炸、液滴燃烧和粉尘爆炸等多相态反应叠加,爆炸威力相对较大。
七、结论
喷漆房内易燃易爆物质在液态形式或普通喷壶的大雾滴状态下很容易被引燃,但高压喷枪下以细水雾状态存在的油漆等材料的燃爆性能大大削弱。缺乏通风的密闭喷漆房在长时间作业下,仍存在较大的燃爆概率。在实际的火灾事故调查中,应积极开展模拟试验验证,将试验现象、结果与现场痕迹特征及各类证据资料逐一比对分析,为火灾事故原因认定提供有力支撑。喷漆房的安全运营需要严格控制火源,确保通风良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避免过负荷运行,从而有效降低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