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152m×131m的超大工业厂房,中部出现50m×50m的混凝土盲区,塔吊远端最大载重仅2.99T,而最重的布料机组件却高达6T。面对这一矛盾,行业内正在悄然发生一场“无人化”安装革命:把布料机先组装,再整体“开”到指定位置,而非传统的一次次吊装。以下通过一次真实施工复盘,拆解布料机自行式安装的关键细节与可复制经验。
《2025-2030年中国布料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按汽车泵63m工作半径测算,19912m²的底板仍有约2500m²无法覆盖;项目最终锁定中联重科HGC29D型号布料机,其29m回转半径恰好填补盲区,且整机重量与塔吊极限形成“剪刀差”,倒逼自行式方案落地。
原操作手册给出的4.5m×4.5m×1.0m基础在2.5m通道内根本无法施展。受力复核后,基础改为5m长、2.4m宽、1.2m高,上下双向C20钢筋网片间距200mm,既满足承压与抗倾覆,又能在通道内“侧身”通过。
在基础两端370mm高处预埋350mm×350mm钢背板,形成四个顶升牛腿;下方再安装承重50t的坦克车,构成布料机的“轮子”。牛腿同时设置φ20拉环,为后续牵引提供锚点,整套系统让布料机“组装完成即可行走”。
原始地基坑洼且夹杂浮土,项目沿着布料机行进路线浇筑两条长56m、宽0.6m、厚0.15m的C30混凝土道路,表面激光找平,确保坦克车受力均匀,避免布料机因地面起伏产生扭矩。
正式移动前,先用四台50t千斤顶同步顶升布料机基础,离地100mm后静停2分钟,检验油路同步性与结构稳定性;随后放下坦克车并撤压,确认布料机无倾斜,方可进入牵引环节。
在通道远端设置两道20t倒链,分别固定于预埋拉环与结构钢筋墙。两侧同步收紧,保持5cm/min的低速滑移;过程中不断用钢板垫补前方空隙,确保坦克车始终行驶在钢板上,布料机全程垂直度偏差控制≤1/1000。
布料机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布料机就位后,基础与两侧筏板仅剩50mm缝隙,先用50mm泡沫板填充,再浇筑C35混凝土至与筏板齐平;立柱16m高处增设四向缆风绳,锚固于筏板预埋钢板,形成二次抗倾覆体系。
解除牵引系统后,布料机依次展开一节、二节、三节、四节臂,并做360°回转,监测支腿沉降、焊缝应力及垂直度,所有数据均在安全阈值内,标志着布料机自行式安装一次成功。
总结:在超大型子项中,当塔吊无法满足布料机吊装需求且现场空间逼仄时,“先组装、后行走”的自行式安装成为2025年布料机行业最具性价比的解决路径。通过对基础尺寸、滚动底座、牵引道路及同步控制四大要素的精准设计,项目仅用4天便让6T布料机横跨56m距离,成功落位盲区中心,为后续同类型厂房布料机布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