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服装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水手服行业趋势分析:水手服行业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
 水手服 2025-08-15 09:46:45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日本萌要素中的水手服,作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图像符号,在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演变。从最初的图像模仿到结合本土特色的再创造,水手服这一元素在中国漫画领域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既保留了其作为萌要素的核心吸引力,又融入了中国本土的文化内涵与审美趣味。

2025年水手服行业趋势分析:水手服行业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内涵

  一、水手服图像在国内漫画中的再现:模仿与初步改造并存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日本多部包含水手服元素的文艺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水手服逐渐成为日本萌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在专门通过要素搜索角色的网站中,水手服角色多达 729 人,是 21 种服饰类型要素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当这种文化传入中国时,水手服行业与日本宅文化中的 “萌” 概念紧密相连,一同受到中国二次元群体的关注。

  在传入初期,中国漫画对水手服的呈现多以模仿为主。2005年前后,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的不少日本动漫作品中,主要女性角色大多穿着水手服或类似服装,这些作品影响了中国的漫画创作者,使得日本的水手服和西式校服在国内漫画中被大量模仿。对于中国受众而言,日本的西式校服与水手服吸引力不相上下,常被统称为 “日式制服” 或 “日本校服”,并逐渐成为中国二次元群体认可的漫画中 “校服” 的符号之一。

  近年来,国内漫画作品中开始出现对水手服的图像改造。一些作品在保留水手服领结与领子等特征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改编,例如将正面设计为胸口处减掉三角形布料的假两层连衣裙,虽然整体仍能看出对日本水手服萌要素的借用,但已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固有样式,减少了照搬模仿的痕迹。

  二、水手服式 “萌” 概念引发国内漫画对 “运动式校服” 的再创造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水手服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日本宅文化中,水手服作为女式校服被视为审美对象,常通过带有 “性意味” 的视线进行改造,如缩短裙长、搭配过膝黑色丝袜等。国内动漫创作者在接受水手服这一萌要素的同时,也借鉴了将校服作为审美对象的模式,并将其转化到对本土 “运动式校服” 的描绘中,赋予其新的 “萌” 内涵。

  国内对 “运动式校服” 的 “萌” 绘制最早可追溯到 2009 年在公开平台连载的漫画作品。该作品中的女式校服,冬季款式与国内现实校服基本一致,夏季款式上半身虽为常见的立领 T 恤,但下半身仍保留短裙元素,可见水手服作为 “校服萌” 表象代表性元素的深远影响。到 2014 年连载的第二季内容中,冬季校服比例大幅上升,约占 80% 左右。

  2010 年左右,有粉丝为该漫画创作了穿着 “运动式校服” 的女主角同人作品,作者在评论中提出 “运动式校服是我们自己的萌点,贴近现实的东西更有共鸣”,这一观点引发了部分读者的讨论,当时 “运动式校服” 作为 “萌” 符号还存在争议,未被 “国漫党” 全体接受,主要原因是现实中 “运动式校服很丑” 的体验以及漫画中未刻意美化的表现。

  此后,对 “运动式校服” 的美化画法推动了其被接受的进程。某作品刻意朝着 “美” 的方向塑造 “运动式校服”,通过强调其宽松肥大,营造出身体被包裹的视觉效果,同时不放弃对女性角色身体曲线的刻画,利用 “一松一紧” 的对比增添美感,还突出了 “肥大校服” 与 “纤细身体” 的对比,赋予角色 “朦胧”“纤细” 的美感。2011 年 3 月,一张穿着 “运动式校服” 的插画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网友们将其中的校服改成自己学校的版本进行接龙,使漫画中的 “运动式校服” 被更多人知晓,该插画同样通过调整细节美化 “运动式校服”,如夸张袖筒肥大与角色手形成对比、采用 “萌袖” 穿着方式等,让 “国漫党” 逐渐接受其作为能增加角色可爱感和多元美的符号。

  2014 年,某漫画再版时,作者发起根据读者发送的 “运动式校服” 照片绘制插画的活动,通过线条、色彩对比等方式,使插画中的 “运动式校服” 更凸显宽松包裹感、暗示穿着者娇小轮廓,还让手腕视觉上更纤细,颜色也更明亮通透,彰显学生的活力与青涩。

  “运动式校服” 的 “萌” 内涵也被不断丰富。有作者认为 80 后怀旧元素可作为漫画中的萌点,“运动式校服” 便包含其中,相关网络新闻也常用 “怀旧” 描述其引发的热潮,可见其 “萌” 是基于共同社会记忆的共鸣带来的怀旧感,而非日本宅文化中具有 “性意味” 的 “萌”。2015 年左右,出现同时包含日式制服与运动式校服的作品,“运动式校服” 虽仍是萌点,但与怀旧感的关联减弱,更多带来 “熟悉感”。某漫画通过夸张手法描绘当下学生生活,将 “运动式校服” 作为 “普通中学” 的校服,与 “富有中学” 的西式校服形成对比,让读者以 “运动式校服” 为媒介体验贴近现实的校园生活。

  三、总结

  日本萌要素水手服行业在中国漫画的本土化过程清晰可见,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对日本 “萌要素” 水手服进行不影响识别特征的改造;二是将其 “萌” 概念移植到本土 “运动式校服” 中,开发本土 “萌” 内涵。

  如今,来自日本的水手服和日式制服依然在国内漫画中发挥着营造可爱感与校园感的作用,而本土的 “运动式校服” 作为新的萌要素,成为读者 “怀旧感”“熟悉感” 的情感投射符号,以及承接读者在虚构世界中自身投影的图像符号。

  通过借用外来 “萌” 概念,本土图像符号实现了 “二次元化”,满足了国内二次元群体的审美追求,同时弥补了动漫审美体验中与现实贴近的 “真实感” 这一较难从海外作品中获取的部分。这种本土化方式,助力中国动漫图像符号在自我发掘与革新的基础上,完善符号表达体系建构,使其在具备表达纯虚构能力的同时,逐步拥有表达被美化的现实的能力。

热门推荐

水手服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