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水泥行业分析报告 内容详情
2025年中国水泥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深度解析——基于行业运行核心数据的实证研究
 水泥 2025-08-06 00:33:39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本报告基于上半年行业动态及市场表现,系统梳理了2025年水泥行业的供需格局变化。在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基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全国水泥需求同比下降4.3%,创十六年来新低;而煤炭成本下降与价格修复形成对冲效应,推动行业效益边际改善。本文通过区域市场对比、竞争态势分析及未来展望,揭示当前水泥行业的核心矛盾与发展瓶颈。

  一、2025年上半年水泥市场需求现状及竞争压力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水泥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基建支撑不足 地产拖累仍深

  1-6月全国基建投资(狭义)增长4.6%,但公路水泥投资同比下降7.7%,铁路投资仅微增5.9%。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深度下滑,建安工程完成额同比减少13.8%,新开工面积降幅达20%。受此影响,全国水泥产量跌至8.15亿吨,创十六年新低,且区域分化显著:西藏、新疆因基建项目拉动实现增长,而北京、山西等地因需求疲软降幅超10%。

  二、水泥行业供给端结构矛盾与竞争格局演变

  产能过剩加剧 竞争约束力不足

  尽管上半年仅新增熟料产能629.3万吨(陕西、重庆等四地投产),但需求收缩导致全国熟料产能利用率跌至46%的历史低位。错峰生产虽缓解库存压力,但区域市场间低价倾销现象普遍,尤其宁夏出厂价一度探至150元/吨,折射出行业缺乏协同限产的强约束机制。

  三、2025年上半年水泥价格波动特征与竞争策略

  震荡下行中隐现结构性修复机会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收报111.78点,较去年底下跌14.1%,但同比仍高出5%。分区域看,海南、福建价格逆势上涨超10%,而河南、广东等地跌幅超20%。企业竞争策略呈现两极分化:头部企业通过成本控制(动力煤均价同比下降27.2%)实现利润修复,行业整体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130-140亿元;中小企业则面临库存高企与现金流压力加剧的双重挑战。

  四、进出口市场动态及国际竞争影响

  进口萎缩出口微增 双向流动规模有限

  1-6月熟料进口量仅4.9万吨,创历史新低,而水泥出口同比增长5.7%至266.8万吨。内外需错配背景下,国际低价水泥对国内市场冲击减弱,但国内产能过剩仍压制价格回升空间。

  五、2025年下半年行业趋势预测与竞争前景

  需求小幅回暖 预期修复力度受限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政策边际宽松或带动施工面积降幅收窄至8%以内,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4%-5%,支撑水泥需求环比改善。但供给端新增产能释放叠加错峰执行松动风险,价格回升幅度料将低于成本下降空间。全年行业效益仍面临下行压力,区域集中度提升与协同限产或成破局关键。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水泥市场呈现"量缩价跌但利润修复"的复杂态势:地产低迷与基建分化拖累需求,而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持续抑制价格弹性。下半年虽存在政策托底预期,但行业仍需通过优化区域产能布局、强化错峰执行等举措提升抗风险能力。在成本红利释放窗口期结束后,市场竞争将更依赖技术升级与绿色转型的长期竞争力构建。

热门推荐

相关资讯

更多

免费报告

更多
水泥相关研究报告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895号
闽ICP备0900812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