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波动压力,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显著高于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其中,智能手机、计算机设备与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既体现了产业升级的韧性,也折射出市场竞争的复杂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上半年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导产品呈现结构性差异。智能手机作为核心品类,产量达5.63亿台,同比增长0.5%,虽增速放缓但保持正向增长;而整体手机(含功能机)总产量为7.07亿台,同比下降4.5%。这一对比表明,在全球换机周期延长的背景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仍具备稳定需求基础,同时低端产品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
从产业链视角看,智能手机产量增速与微型计算机设备(1.66亿台,+5.6%)、集成电路(2395亿块,+8.7%)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终端硬件需求分化——高附加值产品如AI芯片、折叠屏技术等创新领域持续扩张,而标准化消费电子产品面临产能过剩风险。企业需在供应链效率提升与差异化技术突破间寻求平衡点,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工信部数据显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6月单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1%,显示行业恢复动能持续释放。结合2025年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方向,预计下半年投资将集中于三大领域:一是5G+AI融合应用驱动的智能手机算力升级;二是国产替代进程中的关键元器件研发;三是绿色制造体系下的能效优化技术。
而言,2025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据揭示了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多重维度:既有传统产能调整带来的短期压力,也有技术创新催生的增长潜力。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行业竞争焦点正从单纯规模扩张转向核心技术突破和生态体系建设。未来企业需强化研发投入、深化产业链协同,并积极布局全球化市场布局,方能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占据优势地位。